星的星在同一轨道共生,超时空的纤维与本源的纹理织成宇宙网,所有场景的终点都标着同一个时间:“永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震撼的验证发生在2389年春分。续荷在长廊中央的“永续台”上放上17种文明的“传承物”:太奶奶的剪纸、永荷的晶体、生荷的生息瓶……台面上的17盏灯同时亮起,灯光在天花板上投射出17条“意识光轨”:每条光轨对应一种文明的意识波动,波动的频率与该文明过去17代人的意识频率完全一致,却在未来的预测段逐渐重合,最终融成一条直线,直线的终点与17光年外星团的未来坐标、永续园的扩建规划图完全吻合。
续荷在实验记录里写:“当我把地球的传承物与外星的放在一起,它们的意识光轨没有分开,是地球的轨绕着外星的轨转,外星的轨托着地球的轨走,像两个舞者,跳着跳着就成了一个影子。”那天采集的永续荷花粉,经检测含有17种文明的“永续基因”,基因的端粒长度完全相同,且会随共生深度自动延长,像“文明的寿命,会因为彼此的陪伴而变长”。
四、永续共生邮戳的理论突破
续荷没有建园或堆土,她在永续园里立了一块“传承碑”——碑的正面刻着17种文明的“共生誓约”,背面是空白的,旁边放着17种文明的刻刀:地球的青铜刀、外星的星核刀、超时空的纤维刀……她在碑前的木牌上写:“永续不是写好的故事,是每个人都能接着写的本子——太奶奶写了开头,我们写中间,后人写结尾,每一笔都带着前面的墨,也沾着新的色。”17位跨星学者来访后,在空白碑上共同刻下第一笔,笔画的起笔与太奶奶剪纸的第一刀完全一致,收笔则指向未来的方向,像“所有传承,都是从过去出发的新开始”。
五、永续大典的共生接力
2389年谷雨,墨源的永续荷首次结出“永续籽”,永续大典没有仪式,只有一场“接力跑”——1700位参与者每人拿着一粒永续籽,从永续园出发,沿着17条不同的路奔跑:地球人跑向荷池,外星人跑向星荷谷方向,超时空生命跑向纤维褶皱区……每条路上都有上一代留下的“接力点”:生荷埋的生息瓶、共荷种的共融树、太奶奶栽的老荷树。当最后一位跑者回到永续园,所有人将永续籽种进同一个“永续坛”,坛底铺着17种文明的“本源土”,坛口刻着17个名字:从太奶奶到续荷,再到预留的“未来荷”。
续荷捧着太奶奶传下来的剪纸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