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外的星荷谷飞去——三天后,外星传来消息:当地的星荷树上,落了一只从未见过的鸟,羽毛上的纹路与共融窑顶的花环完全相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共荷在实验记录里写:“当我把地球的火焰‘递’给外星的火焰,它们没有变成同一种火,而是变成了能烧出两种花的火——一种开在地球,一种开在外星,根却缠在一起。”那天采集的共荷花粉,经检测含有17种文明的“共融基因”,这些基因在显微镜下组成17个短句,连起来是:“你的加我的,不是我们的,是新的;新的里有你,也有我,还有我们都没见过的。”
四、共融共生邮戳的理论突破
共荷没有建亭或刻碑,她在共融园里挖了一个“共融坑”——坑底铺着17种文明的“本源土”,让17种文明的人轮流往坑里扔“不要的东西”:地球人扔旧剪纸,外星人扔碎晶体,超时空生命扔断纤维……一年后,坑里长出一株新植物:它的根扎在地球土里,却结着外星的星果;茎长在星尘土里,却开着地球的荷花;最顶端的种子,外壳是纤维做的,里面裹着齿轮形状的果仁——这株植物被命名为“共融树”,结出的种子落到哪里,哪里就会长出“新的共融”:在荷池里长星叶荷,在星荷谷长荷纹星,在超时空褶皱里长纤维齿轮。
她在共融树的牌子上写:“共融不是求同,是造新——像泥土里的种子,有荷的基因,有星的养分,最后长出来的,谁也说不出它原本是谁,只知道它能结出两种果子。”17位跨星学者来访后,在牌子背面补了一句:“所谓共融邮戳,不过是见证‘新的诞生’的眼睛。”
五、共融大典的共生市集
2321年秋分,墨源的共融荷与17种文明的共融植物同时结果时,共融大典没有歌会,只有一场“共融市集”——1700位参与者带着“自己文明的东西”来交换、改造:地球人用荷茎编的篮,外星人镶上星尘边;外星人用星核做的镜,超时空生命蒙上纤维膜;超时空生命用纤维织的布,地球人印上荷纹……改造后的物品不再属于单一文明,却比原来更有用:镶星尘边的篮能装星尘,蒙纤维膜的镜能照超时空,印荷纹的布能吸水也能反光。
共荷带着自己做的“共融笛”——笛身是荷茎,吹口嵌着星尘片,内壁贴了层纤维膜,吹起来能同时发出三种声音:荷茎的“呜呜”、星尘的“叮咚”、纤维的“沙沙”。当她吹起和鸣时代的童谣,外星使者突然拿出改造过的“星尘琴”(琴弦换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