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形成“四代人同梦”的量子叠加态。研究所的工程师说,当算法运行到第17小时,实验室会飘来“像刚摘的荷花香”,后来才发现,是太奶奶1980年夹在梦境日记里的干荷花瓣,经量子共振释放出的香气,与现在荷池的花香成分完全相同。
二、念荷的梦境邮戳启蒙
(一)梦境记录仪的童年重现
二十六岁的念荷在研究所做“梦境回溯实验”,17次童年梦境的重现与林晚26岁时的“修表铺梦境”完全相同。“太奶奶说梦境是时光的回音谷。”林晚翻出家庭梦境档案,念荷梦境中出现的“17号齿轮”,与她童年在修表铺把玩的齿轮尺寸一致(模数3.17mm),梦境中祖父说的“齿轮要和荷茎对齐”,与1980年太奶奶在剪纸坊教她的口诀一字不差。
实验用的“脑波采集帽”是祖父用修表零件改的:17个电极对应剪纸的17道齿孔,电极的镀金层厚度(0.17微米)与太奶奶剪纸的金粉涂层相同。念荷说,当帽檐贴合眉心时,会看见“太奶奶的剪纸在眼前飘”,与林晚50岁时在梦中见到的场景完全重合,飘到第17片时,剪纸会显形1980年的修表铺全景,连祖父放在柜台上的铜铃都清晰可见。
(二)清醒梦的邮戳创作
念荷在“清醒梦”中剪“梦境邮戳”,17道齿孔的剪法与太奶奶1980年的“荷茎齿孔”完全相同。“醒着做梦时,剪刀像有自己的想法。”她展示梦境中带回的“量子剪纸”——在现实中显形的半透明纹样,经检测与太奶奶的剪纸纤维成分一致,齿孔中嵌着17号齿轮的虚影,与祖父修表的齿轮形成量子纠缠。
实验记录显示,念荷的梦境剪纸与现实中她放在实验室的剪纸,在17米外的检测台上形成同步振动,当她在梦中剪开“荷瓣”,现实中的剪纸会瞬间显形相同的裂口,裂口处的荧光强度(170尼特)与老座钟的夜光指针亮度一致。祖父笑着说:“这是邮戳在认第四代传人,连剪错的位置都和你奶奶小时候一样。”
三、梦境与现实的邮戳验证
(一)量子纠缠的梦境传输
在超导磁场中进行“梦境共享实验”时,17对实验者的脑波在纠缠态中组成邮戳。“太奶奶说‘同梦’是心有灵犀的极致。”林晚播放1980年的记录,她与太奶奶的“共梦”脑波,与现在念荷和女儿(五岁的思荷)的脑波形成完美镜像,纠缠度17%,与祖父修表时的“零件匹配精度”相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