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的剪纸暗纹。
标准的发布日(10月17日)与墨源镇的“邮戳文化节”、太奶奶的诞辰在同天,证书的烫金印章,在激光照射下显形17号齿轮,与1980年修表铺的铜质印章形成光纹叠加。林晚把证书放进祖父做的木盒,盒内的桑皮纸衬里,与太奶奶当年存放无线电笔记的纸张相同,纸页边缘的桂香,与通信站培育的“量子桂花”香气完全一致。
五、通信站的新仪式
(一)星际邮戳的激活
在通信站的射电望远镜下举行仪式时,17束激光突然在夜空组成邮戳,与2026年航天港的发射轨迹形成17公里间距。“太奶奶说星光是宇宙的邮戳印泥。”林晚启动信号发射器,激光的波长(1700纳米)与17光年外星团的信号波长一致,在空中显形1980年到2030年的17个关键日期,每个日期上都有对应的邮戳——从太奶奶的第一台收音机,到念荷的第一份星图观测记录。
激活的量子信号经卫星放大,与17光年外的星团形成共振,传回的全息影像显形太奶奶的剪纸荷,与林晚女儿的星际邮戳在穹顶屏幕上重叠,形成“四代文明”的量子叠加态。祖父用修表工具敲响通信站的铜钟,17声钟响的声波图谱,与1980年镇上新年钟声的波形完全相同,钟摆的影子在地面拼出17号齿轮,与念荷的身影重叠成完整的圆。
(二)给宇宙的邮戳信
林晚给17光年外的“未知文明”写量子信,17行字的排列组成邮戳,用荷茎汁混合量子墨水写在超薄碳纸上。“太奶奶的信也是这样寄往远方。”林晚将信纸装入量子探测器,发射角度(17°)与老座钟的摆锤倾斜角度一致,信上的量子标签关联着墨源通信站的数据库,实时更新地球与宇宙的邮戳对话故事。
信的末尾画着个缺角的邮戳,缺角处贴着念荷的指甲样本,与林晚的、太奶奶的指甲样本放在一起,经DNA测序显形相同的“17”基因标记。林晚知道,当2047年念荷成为量子通信工程师时,这封信会在17Hz的共振中显形她此刻的影像——牵着十一岁的念荷,在射电望远镜下看着激光邮戳划破夜空,像无数个文明的印章,正在给宇宙盖印。
墨源量子通信站的灯光与夜空的星光交织,四十岁的林晚站在控制台前,手里的17号齿轮正对着信号接收器的晶格,齿轮转动时,实验室的仪器、念荷的笑声、太奶奶的全息影像、祖父的修表声在时空中汇成和弦,17Hz的主旋律里,藏着剪刀与镊子的私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