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什么问题,”梁墨渊问。
“现在研究院培育的海龟都太小了,背不动我们的追踪器。再加上海龟太小的话,放生后存活率也低,所以研究院有些犹豫。”
一般来说,追踪器的重量不超过海龟体重的5%,他们公司最轻的追踪器也有50g。而且追踪器的体积越小,就意味着它能承载的能源越少,续航时间越短。
梁墨渊问道:“研究院准备把海龟养到多大再放生?”
“研究院暂时没想好,”郭文凯叹气,“以前广东那边放生的成功案例还挺多的,他们已经去取经了。”
绿海龟的生产速度很慢,从出生至成熟至少需要20多年的时间。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它的野生种群恢复的极慢。
“现在研究所那边孵化了几只小海龟,只有这么一丁点大,想背着咱们的追踪器回海里还早呢!”
看来这个合作的项目只能暂时搁浅了。
梁墨渊倒也不失望,和研究院这边打好关系,说不定还有其他合作的可能。而且,他答应了关教授多搜集一些动植物的资料,可以问问研究院这边愿不愿意提供。
研究院这边听到梁墨渊的请求后,果然很痛快地就答应了。
一名研究员告诉梁墨渊,他们研究院的前身是国家南海某研究中心,96年就成立了,当年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资料。除了动植物相关的自然资源外,还有海洋划界、环境保护及周边关系等多方面领域的资料。
梁墨渊经过研究院的允许,复制和拍摄了一部分资料的内容,也算是收获满满。
“不好意思,让你们白跑一趟,”研究院那边的负责人很抱歉地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