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及送出去的毛线,五颜六色缠成一团,像是把彩虹揉碎了塞在里面。彝族孩子们围在他身边,看他笨拙地学着织围巾,银针在指间不听使唤地打转,惹得孩子们咯咯直笑。吊扇吱呀转着,终于带来了一阵凉快的风,吹散了煤油灯燃出的黑烟。阿强举着铅笔跑进来,鼻尖沾着点铅灰,纸上画着四个手拉手的小人,头顶是个巨大的圆圈,里面涂满了金灿灿的颜色,连纸页边缘都被蜡笔蹭得发毛。“于老师,这是你,思雨老师,朱老师,还有小楚老师。”他仰着小脸笑,露出缺了颗门牙的豁口,模样天真又可爱,眼睛亮得像盛着星星。
思雨站在码头边,看着那艘装满文具的货轮缓缓驶离。船身切开海面,留下一道白色的浪痕,像谁在蓝色的纸上划了道银线。手机里弹出新消息,是志愿者群发来的照片——大凉山的孩子们围着新书架欢呼,阿强举着一本童话书,站在小板凳上给大家念上面的故事,阳光穿过他耳后的碎发,在书页上投下细细的影子。她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甲缝里还残留着粉笔灰,就像刚写完一黑板的板书,指尖似乎还能摸到粉笔的涩感。远处的海鸥掠过海面,翅膀剪开金光,把影子投在波光粼粼的浪尖上,画面美好得像一幅会动的画。
仓库改成的临时教室里,第一堂课上得热热闹闹。朱熙晨教孩子们算数,用小石子在地上摆算式,孩子们蹲在地上数得认真,时不时有人举着沾满泥土的手喊“老师我会了”;小楚带着大家唱歌,调子跑得九曲十八弯,却引得所有人都跟着拍手;思雨在黑板上画太阳,粉笔灰簌簌落在肩头,像落了场细碎的雪;于海坐在角落整理教案,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混着孩子们的笑声一同飘出窗外。阳光透过窗户斜斜照进来,在地上拼出细碎的光斑,像撒了一地的星星,被风一吹,就轻轻摇晃起来。
阿强的舅舅带着阿强的爸爸来道谢那天,手里提着一篮刚摘的橘子,果皮上还沾着新鲜的露水。男人黝黑的脸上还留着淡淡的疤痕,是被追债时打的,此刻却笑得格外真切,眼角的皱纹里都盛着光:“以后我就在码头找份正经活,跟着老渔民学补网,再也不碰那些歪门邪道了。”阿强扑进爸爸怀里时,朱熙晨悄悄把一个新书包塞给他,书包上绣着个圆圆的太阳,针脚歪歪扭扭,是她连夜赶出来的,线团还放在宿舍的桌角,缠得像个毛线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钱大妈的抖音账号没有注销,志愿者们偶尔会发些孩子们的日常上去。最新一条视频里,阿强站在新教室的讲台上,举着粉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