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忆起在大理的那段时光,思雨不禁微笑起来。那时候的丁茜总是喜欢用一连串的感叹号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无论是开心、惊讶还是感慨,都毫不吝啬地用感叹号来传递。然而,如今的群里,连一个感叹号都显得如此奢侈。
失落感像涨潮的海水一般,慢慢地淹没了思雨的心头。她默默地在群里翻看着聊天记录,一页又一页,试图从那些过往的对话中寻找到一丝熟悉的温暖。
她看到了自己曾经在群里分享的读书感悟,大家纷纷回应,热烈地交流着彼此的想法和见解;她也看到了丁茜失恋时,驴友们在群里你一言我一语地安慰着她,给予她支持和鼓励。
这些温暖的回忆,如今都被时间的尘埃所覆盖,变得模糊不清。思雨轻轻地叹了口气,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滑动,最终还是选择了退出QQ程序,仿佛关闭了那扇通往过去的门。
窗外,暮色渐浓,海浪声隐隐约约地传来,像是在诉说着那些无人倾听的故事。思雨静静地坐在窗前,任由思绪飘飞,回忆着那些已经远去的时光。
关上手机,思雨决定出门走走。她沿着海边的栈道漫步,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远处,几个孩子在沙滩上追逐嬉戏,他们的笑声清脆而欢快,让思雨不禁想起七年前在大理的那个春天。那时她在青旅遇见丁茜,女孩裹着褪色的披肩蜷缩在角落,眼睛肿得像核桃,面前的咖啡早已凉透。
手机突然响起,屏幕上跳出丁茜的名字。“思雨!听说你搬到连云港了打算定居了?本姑娘可是本地人,今晚必须请你吃饭!”听筒里传来的声音带着不容拒绝的热络,和记忆里那个整日沉默的女孩判若两人。
思雨握着手机笑了,七年前的画面在脑海里翻涌。当时丁茜被相恋五年的男友抛弃,买了张机票就跑到大理。思雨陪着她在古城的巷子里漫无目的地走,看她把写给前男友的信撕成碎片撒进洱海;在民谣酒吧听她抱着陌生人哭诉,最后扛着醉醺醺的她回青旅。最疯狂的是某个凌晨,她们租了两辆电瓶车,追着洱海的日出骑了四十公里。
“怎么不说话?是不是怕我把你卖了?”丁茜的调侃将思雨拉回现实。
“行,你说地方,我准时到。”思雨望着海面上归航的渔船,忽然期待起来。
约定的餐厅在墟沟老街,一栋改建的民国老宅。思雨推开门,丁茜正站在雕花窗前摆弄手机,栗色卷发随意扎成低马尾,酒红色连衣裙衬得皮肤雪白,和当年灰扑扑的模样大相径庭。
“七年没见,你越来越有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