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爱情,各有说辞就是理解不同吧!
到后来,慢慢的,思雨很少去群里聊天了,慢慢的试图去学会独处,学会自洽,也许人就是这样,选择多的时候反而会挑花眼,当一切好像只能这样的时候,之前很多看起来难于上青天的事情,现在就硬着头皮上吧,那么接下来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把它们顺利落实到位。
时而抑郁,时而开心,突发性的看透人生,又会突然觉得人生无望……
想到以后的生活,思雨把脸埋进被子,听见窗外的冰雨敲着玻璃,像谁在轻轻叩门。手机屏幕还亮着,群聊框停在三小时前剩咂发的自拍,配文是"新发色好看不",下面跟着暴富的"绝绝子"和几个点赞表情。她忽然想起第一次在群里晒新裙子时,大家七嘴八舌讨论搭配的热闹劲儿,那时的表情包还带着温度,不像现在隔着屏幕都能摸到冰碴子,好像那张被揉皱了的白纸,再怎么努力试图抚平,也无法改变信任危机之后的心冷。
其实人活到某个节点会突然明白,互联网像个巨大的玻璃缸,我们都在里面游啊游,以为触碰到的波纹是真实的拥抱,直到额头撞上缸壁才发现,那些笑声、承诺、甚至争吵,都隔着一层透明的距离。就像思雨总想起北京地铁那位大姐,她塞过来的烤红薯带着粗粝的温度,十块钱被手心焐得温热,那是连冷风都吹不散的真实感,比群里刷满屏的"哈哈哈哈"更像太阳。
后来思雨开始在笔记本上写东西,写楼下早餐摊的油条总炸得恰到好处,写傍晚散步时遇见的流浪猫总在同一棵梧桐树下打盹。她发现独处不是孤僻,而是把散落的自己一片片捡回来:比如学会在加班后给自己煮碗热汤,比如把收藏夹里的"旅游攻略"打印出来贴在墙上,比如在每个抑郁的清晨对镜子说"今天也值得好好过"。那些曾以为跨不过去的坎,原来只是虚拟世界里被放大的影子,当你踩实了地面往前走,影子自然会落在身后。
有天她整理旧物,翻到大学时的日记本,里面夹着室友留的蛋糕包装纸,边角写着"给思雨留的,记得吃"。突然就想起群里那次剩咂说"思雨你是不是装清纯"时,自己在输入框里删删改改的样子——现在想想,何必用别人的标尺丈量自己的温度?就像地铁大姐不会因为怕被拒绝就收回烤红薯,真正的善意从来不需要玩笑做遮羞布,而那些需要靠冒犯来证明存在感的人,本就不该出现在生命的收藏夹里。
窗外的冰雨停了,思雨推开窗,看见楼下的清洁工正在扫落叶。那些被风吹散的叶子,最终都会落在该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