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地说道:“大爷,您好,我们是来这边游玩的,看到您家的炊烟,想着能不能在您这儿借住一晚。” 老人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见两人模样和善,便笑着说:“行,进来吧,山里晚上冷,你们两个年轻人在外面不安全。”
老人把他们领进屋里,屋子不大,却收拾得一尘不染,整洁得让人感到温馨。墙上挂着一些农具,它们虽然陈旧,却被擦拭得干干净净,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辛勤劳作。还有几幅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老人过去的岁月。
老人让他们坐下,然后转身进了厨房,不多时,端出了两碗热气腾腾的红薯粥,粥香弥漫在整个屋子:“没啥好招待的,这红薯粥,你们尝尝,自家种的红薯,甜着呢。” 夏至和霜降接过粥,感受到碗的温热从手心传来,暖到了心底,两人连声道谢。
霜降喝了一口粥,感受着那香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心中满是感动,她看着老人和蔼的面容,心想,在这深山之中,竟能遇到如此善良淳朴的人,这份温暖就如同这碗红薯粥一般,直抵人心。
晚饭后,老人和他们围坐在一起,聊起了家常。老人说自己一个人住在这儿,孩子们都在城里打工,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来。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落寞,但更多的是对孩子们的理解与牵挂。
夏至和霜降静静地听着,心中对老人多了几分敬意。正如俗语所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老人独自坚守着这片土地,守望着家的温暖,宛如一棵苍松,扎根乡土,不惧风雨。
夜深了,万籁俱寂,老人为他们安排了房间。躺在床上,夏至和霜降听着窗外此起彼伏的虫鸣声,那声音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摇篮曲,伴着他们,很快便进入了梦乡 。
第二天清晨,曙光初照,天边泛起了鱼肚白。夏至和霜降早早地起了床,他们帮着老人喂鸡、浇菜,正所谓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在劳作中,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充实。
喂鸡时,霜降看着那一群活蹦乱跳的鸡,眼中满是笑意,笑道:“这些鸡可真有活力,一看就是大爷您养得精心。”
老人在一旁笑着回应:“那可不,‘鸡无大小,总在翻草’,只要用心养,它们就长得好,跟照顾自家孩子似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浇菜时,夏至看着那嫩绿的蔬菜,它们在晨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生命的光泽,不禁问老人:“大爷,这菜长得这么好,有啥窍门不?”
老人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