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知青你说的是真的,我这四五十岁的人也可以跟着大家出去挣钱”李大叔一下子来了兴趣,毕竟,他可是最先获得吃喝的利益人。
“那是当然。知青可以利用文化去给别人做培训上的讲解,我们可以用实际的行动进行培训,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着各自的作用,大棚的帘子,大棚的搭建,大棚的蔬菜管理,这些都是知识,都是别人不懂得,这就是我们的优势,大家千万不要放弃这一次的学习机会。。。。”
乔老爷和冯会计坐在一边连连点头,他们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这个小孟知青不单是给他们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更是,让屯子里的所有人的热情给点燃,这是他们这些年都没有做到的,这就是能力。
特别是乔老爷,他现在看小孟知青是越来越稀罕儿,看着是越来越顺眼,已经是将小孟知青作为他的接班人,他的女婿儿的最佳人选,现在,他坐在哪里就这样看着小孟知青在哪里发挥,在哪里安排着工作。
“小孟知青,那我们这些老头子能做点啥呀?你是不是也给我们安排一点活计儿,我们这些老胳膊老腿儿的,也是闲不住啊?”一个六十多岁的大爷站起来,一手端着饭碗询问道。
“爷爷,你们当然是有事干了,今年,我们把那些苕条都给编织成筐子,还要编织一些厚点的帘子,作为蔬菜的运输的保暖以及盛装使用,明年,我们要大量地收集这些苕条,多编织一些,将这些卖给那些种植蔬菜的地方,为咱们屯子里挣钱,屯子里是离不开你们这些老人家的,呵呵呵。。。”
“好,好啊,我们也不是吃闲饭的,也是可以帮着屯子里做点事,小孟知青,你很不错,我们稀罕儿你,你尽管着张罗儿,我们有劲儿呢。”老人说着缓缓地坐了下去,这一刻,那些和他同龄的老年人也是感觉自己不是没用的人。
“大哥,那我们能干啥?二丫直接也是举起了小胳膊。
“你们这些小孩子以后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再过个几年,只要是国家的政策调整了,你们就是走出大山,到城里学习更加多的,更丰富的知识,等你们学好了文化,为咱们屯子争光,为咱们屯子发展做贡献。”孟繁星表情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毕竟,屯子里的人不都是希望孩子放下农活去学习。
农村就是这样,半大孩子那都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现在还没有那么的明显,一旦是到了分产到户,半大孩子那更是一家的主力,孩子们的学习机会就失去了,现在,必须要给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