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日里显得鲁莽、粗糙,但李逵也不是傻子,偶尔动动脑子,确有直指人心的言语。
武松、鲁智深、杨志、林冲、阮氏三雄、石秀、燕青等听了,都要暗中竖大拇指了。
“是啊,咱们推了哥哥,打向东京……嘿嘿,道君皇帝那样的货色,都能坐皇位,哥哥凭什么就坐不得了?”杨志开口。
如果,大宋朝的皇帝,仍是太祖那般……
好吧,这个要求太奢望了,哪怕低一些,如太宗、仁宗、哲宗,杨志也会同意了宋江哥哥的想法,接受了宋庭可能有的招安。
可狗屎的道君皇帝在位,听这种垃圾的法旨,杨志都感到恶心!
相反,宋江的心胸、性格,以及统兵能力、权谋能力,众人都深以为然。
“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石秀喝道,“哥哥,你难道要枉费了弟兄们的一片苦心吗?”
那天牢星病关索杨雄听了,却唬了一跳,连忙在桌子底下,扯了一把石秀。
怎能这样对宋江哥哥说话?
同时,杨雄也以为,招安嘛,不是什么坏事。
按梁山泊的声势,宋庭既要招安,必然给出高官厚禄。
这不比在水寨里头当匪徒,富贵多了?
“嗯?”杨雄环顾一圈,赫然发现,在武松、李逵、杨志、石秀四人的轮番劝说下,竟有不少本来赞同了招安的头领,都摇摆不定了。
是啊,从龙之臣,何其尊贵?那招安将领,简直拍马也不能及。
只是,对梁山能否推翻了宋庭,众人仍有些疑虑。
万一失败了……那身家性命,都得完犊子,却连最后的希望,都要泡汤。
这也是为何,数十个头领,此前更向往招安的缘故。
起码此举,无甚风险。凭了梁山的将士,与宋军大战三百回合,表明实力,值得宋庭招安,却不会危及性命。
哪像彻彻底底的造反……那可是要击败了各路宋军,还要平定田虎、王庆、方腊等反王,更要北击大辽,保疆卫土……何其艰难?
只不过,他们不知,另一条时间线上的梁山泊,还真做到了上述事情,有着惊世战功!
只在最后平息了江南圣公方腊的势力之时,才大范围的伤亡。
可问题在于,他们未得修养,投了宋庭后,便一路征战,从未得片刻的安宁,就连后勤粮草,以及应得的封赏,都是看不到影子。
若正常状态,怕是不会有太大的波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