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往往是皇帝自己选的“好帮手”,帮皇帝解决了很多难题。高力士是唐玄宗的心腹,从太子时就追随;魏忠贤是熹宗的“托孤之人”,替皇帝挡了不少烂摊子;和珅掌管军机,乾隆生前对他是依赖多于戒备。当皇帝真想动他们时,往往发现:没有他们,眼下这摊子谁能管?
3.他们握有军权、财政、情报权
任何一个能压六部的权臣,都至少掌握以下三权之一:
军权 —— 比如曹操之于东汉末年,杨国忠之于唐玄宗,曹爽之于魏帝曹芳。
财政权 —— 比如蔡京主掌财政改革,和珅管户部、盐政、河工,捏着国库的钱袋子。
情报司法权 —— 比如魏忠贤掌厂卫系统,高俅操控北宋司法,严嵩控制锦衣卫。
你要扳倒这样的权臣,不只是对付一个人,而是得连根拔起整个权力体系,这比杀一个人难多了。
真实历史上扳倒权臣有多难?
咱们来看看历史上几次皇帝“扳权臣”的真实过程。
曹爽之败:司马懿耗了10年布局
三国时魏帝曹芳名义上是皇帝,但曹爽掌军政大权。司马懿假装老迈病弱十年,稳住曹爽警惕,暗中收买朝臣、掌握禁军。高平陵之变那天,曹爽出城祭陵,司马懿趁机封锁洛阳城门,夺取兵权。
这场夺权背后,是十年隐忍、精心准备、天时地利人和。哪是什么皇帝下诏就能办成的。
唐玄宗动杨国忠:结果安史之乱爆发
杨国忠骄横跋扈,玄宗多次想除掉他。但杨国忠牢牢控制军政,安禄山兵变时,玄宗还得依赖杨国忠调兵遣将。最后杀了杨国忠,但已经晚了,国家崩溃在即。
这说明:除掉权臣如果没做好替代准备,后果往往是大乱。
崇祯剪除魏忠贤:天下就清朗了吗?
崇祯一即位就废魏忠贤,雷厉风行,厂卫肃清。但没有魏忠贤控制的那套班底,朝堂派系立刻内斗成一锅粥。没有厂卫维稳,社会秩序迅速崩坏。魏忠贤没了,大明也走向末路。
嘉靖罢严嵩:十多年才能慢慢削权
嘉靖皇帝其实早就看严嵩不顺眼,但严嵩势力根深蒂固,一道圣旨不能解决问题。嘉靖用了十多年时间,扶持对手、削弱权网,最后才让严嵩家族覆灭。
小说爱写主角穿越成皇帝,或者辅政大臣,一道圣旨、一次朝会就把权臣干掉。为什么不可能?
权臣的势力盘根错节,光罢免主事者不行,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