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台词罢了。
皇位是怎么“抢”出来的?——抢的方式千奇百怪
1.靠兵变:谁手里有兵,谁说了算
东汉末年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是靠兵?曹丕篡汉,先收兵权,再废帝。唐玄宗传位肃宗,是因安禄山叛乱肃宗在灵武另立朝廷。明成祖朱棣靖难,就是“以兵定鼎”的教科书式篡位。
2.靠宫廷政变:杀兄逼父,生死之间夺皇权
最典型的,唐太宗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亲手射杀兄长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随后逼父退位,改写历史为“禅让”。
3. 靠外戚、宦官、士族势力推举
东汉和晋朝的皇位传承,外戚和士族说了算的情况不少。比如汉和帝继位,靠的是窦太后和窦氏势力的运作。晋惠帝即位,是杨太后、羊祜等人联合推上来的。皇帝只是被选出来的牌坊,后面站着的是利益集团。
4. 靠篡改遗诏、伪造遗言
秦始皇去世,赵高和李斯篡改遗诏。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史书写“众心归附”,但其实是军中主力将领临阵胁迫,不是太祖自己谦让出来的。
5. 靠幸运和时势
也有纯靠天时人事造化的,比如刘秀在昆阳城破敌成帝,原本也只是王莽乱局中一支小势力,时局成全了他。赵构在北宋灭亡后的残局中被临安军士拥立,实属走运。
权力没有监督,皇权没有真正的继承机制保障。古代中国虽有太子制、宗法礼仪,但实际操作中,皇位是权力的象征,是国家财富、军政权力的总和。这样的权位,任何一个有能力争的人都不会轻易放过。
太子再正统,若没有兵权、没有士族支持、没有功臣拥戴,一样被兄弟篡夺、宗室排挤、外戚操控。比如唐太子建成、明建文帝,名正言顺又如何?照样被抢走皇位。社会结构决定了武力、关系、权谋高于礼制。在封建社会,皇权的实际控制力靠的是军队和官僚集团。哪个势力更强,哪个人掌握兵权,谁就有话语权。玄武门之变、靖难之役、南宋高宗即位,无不是社会结构决定的皇位抢夺逻辑。
官僚集团、士族宗亲是幕后推手。别以为都是皇帝候选人单打独斗。要知道皇子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被一些官绅世家压上筹码了,很多时候你不想当皇帝都不行,背后都是一大票人运作,他们会逼着你去争、去抢,比如唐中宗死后立谁,是韦后、安乐公主在斗。汉灵帝死后,何进、董卓、袁绍、宦官集团内斗,结果天下大乱。
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