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三刻,盘山城。
夏日冷风骤起,仅一夜气温便降至冰点,打的人们措手不及。
十几年的无序天气,也让百姓们在混乱中摸出了一些规律,比如说现今这种情况,如果短期内没有变化,便意味着九曲江千里封冻……
若是上游天气正常,只有江城段气温陡降,必然会形成壅水,极有可能出现洪涝。
真到了这种危机时刻,如果再下点雨,按照当前的防汛逻辑,会淹死多少人,是可以预料的事情。
为此,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大江盖坚冰,浪卷人头轻。
所以,今日街上的吆喝有气无力,充满着对未来的担忧……
当然,这不包括住在盘山城城中的官老爷们,他们一向擅长用“哪管洪水滔天”的宗旨,来对抗“将会洪水滔天”的现实,只要九曲江水未淹到脚前,他们绝不会提前皱起眉头。
这背后藏着深刻的政治逻辑,朝廷为了保持统治威严,绝不会向群众提前宣判结果,官僚也绝不会以未雨绸缪为准则,任何行为都要考虑秩序稳定,否则现在就会引起动荡。
稳,才是第一要务。
维持当前的秩序稳定运转,大于广大百姓的生命安危。
可是,不提早准备,万一真发生洪涝,该怎么办?
这不,恰逢江城政务碰头会,城守冯志与其余三城副手齐聚城主府政事堂,商讨应对洪涝的预案。
四人身侧各自候着一名机要文牍,书册上记录着他们刚刚做下的决定,其中最关键的一条被画圈加粗标注:
【无论何种情况,无论做出何种牺牲,不惜一切代价,务必保证州府的安危。】
说的慷慨激昂,可惜所谓的“牺牲”“代价”之流,肯定不是官老爷们撸起袖子,不顾危险奋战在抗洪一线,而是代指平民百姓,特别是南边两区的百姓……
因此,所谓的商讨,其实就是告诫南边两区的主官,大事不妙之时要果断凿坝泄洪,不要淹了盘山城中心,如果实在扛不住,也得多坚持一会,给盘山城留出足够的撤离时间……
如同以往一样,四人轻描淡写的几句政策,定下了南边两区百姓的生死大劫。
约莫半盏茶过去,这场简短小会开完,本来就是走过场,能开这么久纯粹是因为天气缘故,确定好可能天灾的应对原则后,再说就有些尴尬了。
总不能谈私人生活吧?
指不定口误,不小心说漏嘴,将奢靡生活放到白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