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活动范围找罪受,被武法司盯上当成业绩,无论是好是坏先来一套大记忆恢复术,这谁能扛得住?
没好果子吃就对了!
至于江南两区,住的都是劳动百姓,肯定没那么繁华,正因如此,也有了独特的作用:
由于江城洪涝严重,恰巧江南两区地势较低,若是发生洪涝江北扛不住了,就会选择避开江南两区的城邑,以及铁道司、格物院之类的驻地,选择性的凿开堤坝,朝地势低处的村庄、农田泄洪,相当于是弃子缓冲区......
美其名曰保护父母官人人有责,州府每次都会宣称这是必须的牺牲,希望江南两区的百姓能提高觉悟,说什么“牺牲局部、保全大局”、“百姓要为朝廷想,我不被淹谁被淹”、“只有保证青天大老爷无恙,百姓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胆敢反抗就是大棒伺候......
洪灾过后注定流离失所,那些嚷嚷着大局的应声虫,在此时也很懂事选择闭嘴,将战场交给手握大权的官员,派兵带上铁棒来“帮助”劳动百姓收拾残局……
棍棒下乡,和谐大乾。
每当这时,应声虫又会跳出来,为刺刀政治洗白……
这就是乾国朝廷维持统治的两大法宝,一个用来忽悠、欺骗,另一个则用来物理说服,以此往复直到统治灭亡。
知道这些情况后,赵继歌感慨道:
“百姓怎么选都不好过,所谓外儒内法听着高深,不过是毒酒铡刀轮着上。”
这个形容,让余下三人齐齐眼神一亮,谢孤舟摸着胡须:
“小友的理解一针见血,绝非迂腐不堪之人。”
赵继歌笑着摇摇头,声音遮住风雨呼啸:
“我相信江南两区的百姓也知道这个道理,他们作为受害者,切身体验过这些东西的实质,自然是对其有意见的,只是不知道怎么说出来而已。”
这句话也很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告诉几人:我跟朝廷不是一条心,并且很厌恶这种视百姓如草芥的行为。
恰巧,这个世道除了利益相关者,也没人跟朝廷一条心。
但赵继歌实在是有些不加遮掩,三人为了打消怀疑,齐齐扫视赵继歌的周身,确定他身上没有血煞后,纷纷松了一口气。
开玩笑,最近谁还不知道乾国闹赵继歌,万一这小伙子真是那等反贼,自己岂不成了同党!
在他们看来,赵继歌周身一点血煞都没有,这是什么概念?
从小到大连只鸡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