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关于朝堂闹事,这么多年也有一套相关流程,在言语上互相辱骂,只是开胃前菜,跟武夫决斗前的互放狠话是一个性质。
骂的越狠,就越能激起政敌先出第一拳,被处罚的时候,能罚的轻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叫坚持不出第一拳!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双方的低品官员挤到前排,将脸伸出去拍的啪啪直响,嘴里嚷嚷着:“来!有胆就往这打!”
火药味越来越浓,双方的袖袍全都掀起来,已经蓄势待发,瞅见场面真要失控,正南而来的马车内,御史大夫王明渊透过雨幕凝望午门,与城墙上身穿黑色鳞甲衣袍的身影对视,并朝着他微微点头,示意见机行事。
随后,他掀开帘子缓步下车,同样身穿大红官袍,但腰上却系着青色绶带,从容不迫的行走在风雨中,气势要比两位即将带人打群架的武夫弱许多,勉强能达到顶尖大宗师的水准,同时年纪也要比两位老油条小很多,从外貌上来看才刚过不惑。
剩下一群没站队的官员,见到话事人终于出场,也急忙朝这边靠拢……
小弟在侧,王明渊高声制止道:
“诸位同僚,请注意影响,监察院会记录各位的言行举止,并上奏到陛下那边去。”
听到劝告,两派连头都没回,荀执与李革刑骂道:“不打就滚一边去!”
这个反应,压根就没有对御史大夫该有的尊重,那监察百官的职责在两派面前连屁都不是,纯粹是空摆设……
可王明渊没有动气,带着手下绕过人群,站在午门下面如同喽啰:“好嘞!”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武道世界以武为尊,说是九到一品外加个武仙,实际上就三个境界,也就是“前辈、道友与蝼蚁”,虽然同列三公,可年纪最小的王明渊实力也最低,在剩余二人看来就是“蝼蚁”那一辈,怎么可能给予他应有的尊重……
别说什么还是手段不够狠,手段再狠也要依赖武力实施,虽然他后面有景隆帝支持,可要让去动儒教圣人跟法教巨子的弟子,凭他现在的水平,压根就不够看……
无论是荀执还是李革刑,单打独斗他也打不过,拼后台也拼不过,拼势力?
别开玩笑了,这两一文一武快要占据乾国官场,仅凭他手下那点散兵游勇,简直看不到获胜的希望……
除此之外,王明渊之所以被景隆帝选中,是因为他主张三教合一,也就是主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