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稍作停留,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久留。不久之后,警方的人员肯定会来到这里,那时的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
贾东旭下了楼,看了一眼秦淮茹和贾张氏所在的病房,犹豫片刻后,最终没有踏入。随后,他离开了医院,并没有立即逃走,而是决定回到四合院。这一次,他坚信,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避风港。
那些保卫科的人以及警务人员,肯定预判贾东旭会逃离现场,断定他不会返回四合院。在普通人看来, 后返回家中,要么是精神失常,要么是疯狂,而贾东旭显然不属于这两种人,所以他必定选择了逃离。
当然,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贾东旭还安排了他的母亲贾张氏制造了一些误导性的迹象,以期拖延时间,增加逃脱的可能性。
城市规模庞大,通讯工具并不普及,信息传递速度缓慢。因此,保卫科的负责人郑主任在将案件通报给轧钢厂的杨厂长之后,按照指示进行了处理:
"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我们先由轧钢厂的保卫科负责追捕贾东旭。若至晚上还未找到他,再向派出所报案,启动立案程序。"
这一指令在现代看来或许显得不合时宜,但在六十年代,这样的做法却是常见的。大工厂的保卫科配备了 ,相当于工厂内部的派出所在执行任务。通常情况下,工厂内的安全问题都由保卫科解决,当遇到无法解决的情况时,才会向派出所报告,寻求外部援助。而在农村地区,生产队则有自己的武装队,专门对付农村犯罪,有时甚至可能直接对罪犯采取行动。
当贾东旭偷偷潜回四合院时,周围并未发现任何警员或保卫科成员。保卫科人力有限,大部分成员都在追踪“逃亡”的贾东旭,无法抽身返回四合院守卫。
然而,贾东旭并没有从正门进入四合院。胡同里虽然人迹罕至,但仍有一些认识的人。如果被发现,情况将变得非常不利。因此,他选择前往四合院的南侧,靠近一条小巷,旁边有一棵老榆树,平时这里偶尔会有些小孩子玩耍。贾东旭借助这棵树,爬上了四合院的屋顶边缘,仔细观察了一会儿,确认周围并无动静,才从屋顶边缘跃下,轻巧落地,尽力减小声响。
随后,他悄无声息地来到了陈言家门口,发现门未上锁。小心翼翼地推开,进入陈言的房间,迅速藏匿于床底。他相信,通过他与母亲的策划,足以制造足够的迷惑,使得前来寻找的人概率极低,从而有机会安全度过夜晚。直到陈言熟睡,他便拿出从医院带来的针管,用细针划破陈言的喉咙,报复那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