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如虹的气势,在旷野一般的黄土地上,似能震天撼地。
吴国都城广陵,距京都二千余里路,他们的良马日行三百里,这一路,无论如何也要六七日才能赶到。
选为府兵的,也多是富户,乃至贵族之子,从小陪伴萧琰居于京都,供养精良,不比世家子差,但面对两千里的漫漫长路,与即将到来的日夜兼程,甚至是未来难料生死的坎坷前路,没有一个人说一个“不”字,更没一个人露出不满或是彷徨的神色。
那是十多年来培养出的默契。
若说东宫的羽林卫,是太子交给最信赖的靳昭,一点一点训练、培养出来的,那么吴王府兵,便是萧琰不假他人之手,亲手带出来的亲卫。
与太子碍于身份,受制礼法不同,他从来不在乎这些,喜欢待在军中,便从小与这些侍卫们一道,日夜操练,但凡有空,便是同吃同住,与他们之间,早已像手足一般,知根知底,毫无嫌隙。
今日的一切,他虽未能预料,但这么多年的争斗下,也早就明白了,最终定要有个你死我活的结局,太子看似仁义,实则根本不可能放过他,不可能容忍他这样一个抢走父皇疼爱二十年的弟弟还有命做个闲散藩王。
既要你死我活,他少不得提前谋算。
母后与舅父选错了拼死一搏的时机,他阻止不了,于是,在端午之前,在看到太子面对母后在父皇面前搬弄是非,竟当真露出“破绽”的样子时,他犹豫再三,还是回了延英殿,向父皇请下了这一道用来最后保命的圣旨。
在端午到来前的十日里,他又让这些府兵们着便服,扮作商人、农户等,分批自不同的城门出城,同时,一点点将兵器运出去——这也颇费了一番功夫,毕竟京中有管制,刀枪又格外惹眼,每回只能捎带几样,或藏在马车底下,或埋在粮食堆里,往来许多次,才将供三千人用的兵器带出去。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