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鉴恍惚了一下,确认侍卫都是活生生的人,立即一飞冲天,侍卫中也有修行高手,纷纷跃起,不过只追了短短距离便放弃。
侍卫们士气低落,出工不出力。
李昊鉴虽然是逃跑,仍能明显感受到侍卫们的精神状态不佳。
这些王府中的侍卫许多来自大门派,要真是跟李昊鉴拼命,李昊鉴真不易逃脱。
“我这么轻易就走了?这里的主人对侍卫不好?”李昊鉴心中虽疑惑,并未深究,一入侯门深似海,谁知道里面是什么情况。
“刚才那些侍卫,都有辫子,是清朝?”李昊鉴回忆着视为装束,再结合自己看过的剧,做出大体判断。
“这到底什么情况?”李昊鉴心中烦乱:“怎么八尺之门也无法脱离这里?”
李昊鉴现在面对的困境超出了理解,且没有任何头绪。
眼看天光大亮,李昊鉴再大刺刺的浮在空中,不用修行人,普通人都能看的一清二楚,会引起不必要的混乱,但想到自己的形象和衣着,若下方城市是清代,就单单没有辫子这一条就够官差来抓李昊鉴。
李昊鉴落到一棵大树上,看着这京城模样。
没有高楼大厦,仅有核心小部分是城市,李昊鉴估算一下,连他生活年代的京城二环都不到,外面便是乡村,农田。
城内、城外便是穷富有别,一道高耸的城墙清晰地划分出内城与外城截然不同的天地。:朱红的紫禁城宫墙与琉璃瓦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巍峨的城楼上兵丁盔甲锃亮,青砖灰瓦的王府大院深藏在规整的胡同里,门楼高耸,石狮镇守,偶有蓝顶官轿在仆从簇拥下悄然穿行,或见旗人子弟提着鸟笼闲逛,对汉人仆役的问候仅微微颔首,满语的低语在深巷中隐约可闻。而向南穿过正阳门瓮城进入外城,便是沸腾的市井烟火,前门大街店铺林立,瑞蚨祥的绸缎流光溢彩,同仁堂的药香苦中带辛,大栅栏茶楼戏园的锣鼓喧天盖过了骡马车的吱呀声;天桥早市菜农的吆喝、盆窑匠人的叫卖、茶馆里脚夫们汗巾搭肩的笑骂交织一片;低矮斑驳的城墙下,护城河边洗衣妇捶打着衣衫,胡同里晾衣绳横跨巷道,孩童追逐踢毽,胡琴声从破窗飘出,混杂着牛街清真寺旁羊肉铺的气息。
城墙外,村庄如散落的棋子般嵌在护城河与旷野之间。朝阳门外,菜户营的佃农们佝偻在菜畦里,将沾露的菠菜捆扎装车,赶着驴车碾过煤渣路奔向城门,这是专供紫禁城的御菜田,田埂间的汉民佃农面黄肌瘦。西直门西北的海淀村,稻田倒映着玉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