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邹宗敏把他生平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说了出来,朝廷通过他获取了一份完整名单,同时查封了相关库房,收缴赃款超过了一百万两,都是市面上许久不流通的金银元宝。
大理寺迟迟没有宣判邹忠敏的罪行,只把他关在监狱里。他费尽心思,从大理寺官员的口中打听了几次,这才察觉出来,华瑶也知道内阁重臣杨芳树在吴州贪污受贿,却把杨芳树放过了。
华瑶才刚登基不久,根基不稳,她并不打算彻查群臣。杨芳树对她一向是鼎力支持,她对杨芳树也格外宽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果追随她的臣民得不到利益,久而久之,就没有人愿意真心归顺她。杨芳树贪污受贿,是在投靠她之前,而且杨芳树本人并非贪得无厌的巨贪,他的家产总计不超过一万两,华瑶也就不追究了。
然而,邹宗敏投靠华瑶之后,又从沧州、永州的重建款项之中小贪了一笔,触犯了华瑶的忌讳。
邹宗敏越想越觉得惶恐。他在牢狱里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他平时的吃穿用度一贯奢侈,本身也受不住牢狱之苦。没过几天,他感染了风寒,病情一日比一日加重,大夫还没来得及救治他,他便在大牢里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邹宗敏死后,朝廷清查了几个罪臣,又空出了几个官职,华瑶提拔了不少贤臣,不过朝廷还是缺人,迫切需要更多的人才。
天成元年四月二十四日,华瑶在皇城太和殿举行殿试,试题是华瑶亲自拟定,都察院御史为监试官,礼部尚书为提调官,杜兰泽、杨芳树等八位内阁大学士为读卷官。
当日下午,所有考生交过了试卷,又一个接一个回答殿试策问,华瑶从下午问到了晚上,直到掌灯时分,策问也结束了。众多考生跪在地上,拜谢皇恩浩荡。
华瑶沉声道:“你们要做大梁国的忠义之臣,同心协力,求真务实,保全大梁国江山社稷。你们务必牢记,法制是江山之基石,民生是社稷之根本。治国理政,犹如栽培树木,只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