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国目前的国力有限导致的。——如果有足够的人力,将这家国兴亡的重任平均分担下去,也就不至于只压在某些人的肩头了。如果有充裕的物力,在危急关头能供应自如,也就不至于让黎民百姓受苦了。
他的父皇以武立国,开疆扩土,令四海宾服。可是也留下了一个隐患——那就是自从李墨和姚天这两尊煞神同时归天,周遭小国便也停止了纳贡,朝中蛀虫也跟着蠢蠢欲动,才导致了如今捉襟见肘的局面。
难啊!重整旧山河谈何容易?
李迟一直看着姚远的背影向北远去,晨光在那银枪刃尖反射得耀眼,像一颗星星落进了这茫茫草野。
直到那星光再也不见,李迟摆驾回宫。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一改往日作风,不再温平仁和,竟然开始大刀阔斧地开始推进科举改革、吏治改革、商贸改革。——科举由三年一届改为两年一届,增加武试选拔人数,增加寒门学士混出头地的机会。完善官员考评制度,让尸位素餐的人滚下台,把机会让给新进力量。增加通商和对外贸易,重开丝绸之路,促进经济和文化交流。
内阁已经被他用到了极致,所有人都忙得像陀螺一样团团转。于是他又设立军机处,应对目前高强度的军事需求的同时,也削弱了内阁的权力,让权力机关的结构,从内阁一家独大,变成内阁与军机处相互制约。
一系列的政令颁布一时间在朝中掀起巨大的波澜,然而秦山作为内阁首辅、文臣之首,率先站出来表态支持,不一样的声音便始终难以聚成气候。
不过旁人也许不知道,赵梓明却很清楚,最近由他组建、用来保护李迟的影队,已经拦截了好几拨刺客的试探。幸亏这些影队成员大多是来自玉龙门的江湖高手,让这些刺客们悄无声息地从这世间消失了。
......
姚远收到赵梓明来信的时候,刚带着玄冥军和蒙克打了场遭遇战,针尖对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