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纳一定比例的生态恢复税,他们愿意释放两块边缘农业地带,大约4000亩,可以先行试点种植。”
\n
“生态恢复税多少?”
\n
“初步报价折合每年三百五十万泰铢,五年起签,也就是说就算政策被短暂叫停,也要持续补缴剩下的税款。”老谭答得干脆,“另外还要求我们基金会在地块外围加设‘山林生态保护区’标识,方便对外公示。”
\n
周寅坤闻言没说话,刀片是新换的,冰凉地贴上皮肤。刮到下巴时,他的手腕微微转了个角度,从喉结开始往上。
\n
“拿我地当脸面,收我税当政绩,真是如意算盘一把好手。”
\n
刀片滑过下唇边缘时,他偏了偏头,嘴角自然抿起一个角度,神情专注,讽刺地笑了一声。
\n
“他们还打了个擦边球,说如果项目顺利、带动村民致富,后续还可以争取政策性减免。”
\n
“其他呢。”
\n
“农业局的要求比土地局更实在。”老谭继续,“农业局要求所有试点园区必须挂上“清迈农业局参与共建”标识,并获得年度政绩报告列名,以便上报中央农业厅。”
\n
“还有,他们想借我们基金会的名义,引入一套全新的农业监控系统,说是为了提升本地数字化农业能力,同时保证种植透明、符合政策审查流程。但是他们不管你种什么,只要外面看起来像是育苗、农业发展、扶贫计划就行。”
\n
“当然没问题。”刀峰落到上唇附近,周寅坤微微抿了下嘴角,顺势一滑,泡沫落入水池。
\n
“最难的是财政局。”老谭皱了眉头,“他们其实是吃定咱们急。知道这个项目一旦落地,每个月的资金流都是上亿,所以死咬着一个点:基金会必须成立清迈本地子公司,每月向地方财政拨‘教育支持专项’。”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