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准确的说,飞行器的重量不会超过40吨。”
老人摇了摇头,不小心就露出了失望的表情:“那岂不是说,你们只用了40吨的自重,竟然托起了400吨的载重,这等效率,放到战斗机身上我还勉强能够相信,但放到航天飞机上,也有点太过天方夜谭了吧?我想请问刘教授,您确定没有多写了几个0?”
如果他的认知没有错的话,目前现役火箭的效率(有效载荷/起飞总质量)大多在0-3%,那么取2%的话,每1kg载荷至少就需要50kg的火箭发射,而刘峰倒好,一下子就提升到了1000%?
年轻人啊,实在让他不得不怀疑这家伙是在吹牛。
刘峰笑了笑,开口说道:“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您,刚才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能通过实验来证明。毕竟我们的飞行器使用的是脉冲能量发动机,这不同于传统的运载火箭,它的效率,其实不仅仅只能托起10倍的载重,您再给增加个几倍,也是能够办到的,只不过,这会大量牺牲飞行器的速度和航程。”
赵教授摇了摇头:“或许你是对的,但这确实超出了我的认知,因此载重我就不深究了,但这航程……4.5光年?40吨的飞行器,是如何能够携带如此之多的燃料的?即便将这些燃料转化成原子弹,想要将40吨重的飞船发送到4.5光年的距离,即便全世界所有原子弹的能量转化过来,也难以办到吧!”
所谓的脉冲能量发动机,在他看来,最有效的脉冲能量,应该是小型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脉冲能量,然而,一颗装药1千克铀235的小型原子弹,理论上,最多也就只能推进40吨的飞行器飞行22.5万千米,而一光年是94605亿千米,需要差不多42000吨的铀,这还是只克服地球重力的理论上……
很明显了,这位老专家明显还不知道他们的脉冲能量发动机,全称是反物质脉冲能量发动机……
刘峰向那位老人看去,不知道该如何解释,然而,却发现那位老人也在看着他,表情,似乎有点儿痛心疾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