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权衡,舍了女儿都是必要的。
皇帝和公主都很满意太师的态度。这老家伙圆滑狡诈,从他在夺嫡当中不站队的表现就知道,他不想让家族牵扯到势力之争,这也更加说明他想让整个家族能长久享受富贵权势。因为夺嫡之争,跟对了人,是能更进一步,但要跟错了,可就满盘皆输。只有两方不下注,将来的新皇挑不出错,这能存活更长时间。这道理皇帝这父女俩心知肚明。
再后来,皇帝驾崩,遗旨成了公主登基。那两道旨意怕是早就化成了灰。至于怎么做到的,皇帝最后昏迷的几日,朝廷上下,皇宫内外,早就全是公主的人了,有什么做不到的。
在民间耳目通灵的裴观也在紧盯着朝局,原以为这位公主最多会做到只手遮天的摄政,没想到竟直接登基了。他讶异到极点,更令他没料到的是,原以为女子为帝会引来极大的动荡,却不想新皇手段雷厉,最先收服的一向都是私心最满的宗室。
女帝昭告天下的诏书细数了夺嫡的那些皇子们的罪状,先帝的痛心疾首,也怕幼子继位,帝弱臣强会引起大乱。故而仿效民间习俗,让女子继位。不过诏书中也说了,女帝不可以和男子成亲,不可以有子嗣,将来继位的必需是宗室子弟。若有违背天下皆可讨伐诛之。
据说当时女帝宣读先皇遗旨后,就立即下旨成立皇学院,选宗室三到十岁的幼童不分男女皆进院学习,以便考察资质,只是为大晟朝的基业万世不倒。说白了就是考察将来的继承人。这一出当即将准备闹事的宗室给镇住了。这些已经成人的宗室如果不造反,绝对是继位无望,闹事也不过是为了浑水摸条大鱼。但女帝这份圣旨让他们的儿孙竟有了继位之望,也许他们有生之年能当个隐藏的太上皇呢?这诱惑,宗室谁能抵得住呢?当即表示拥护。
朝臣们当然有激烈反对者,女帝手腕铁血毫不留情,只是不祸及家族,这一点也让涉及夺嫡不深的大部分摇摆臣子暗中放了心。毕竟当官的几乎都是墙头草。宗室和大部分臣子安稳了,兵权也在手,那几个失势的皇子能折腾出什么花样呢?等待他们的下场可想而知。
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