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的,既然做了贪官,那鱼和熊掌都要兼得。所以说如果没有天赋,千万不要进入贪官这个高危险的行当,还是老老实实滚回去做你的清官吧。
且不说这二人的心理如何活动,表面上却是十分和谐其乐融融。晚上众官员替孔白接风洗尘,用公款海吃了一顿。第二天孔白便走马上任准备破案了。那位方大人交代了,十日后开堂审案,可是三日一晃而过,孔白居然连要破什么案件也没搞清楚。如山的案卷让孔白欲哭无泪,刚开始她硬着头皮翻了几页卷宗,实在是看不懂(去书店看看原版的古籍大家就明白了)。问同僚吧,怕暴露身份 ,问叶冷秋吧,那女人又玩失踪。狗急了还跳墙,何况孔白。憋了三天,她看中了一位在刑部专职抄写的官吏,此人姓名她不清楚,不过见到她总是点头哈腰,官阶应该比她低。
打定主意,这天傍晚。孔白追上准备回家的官吏,热情万丈的请他去喝酒。这名官吏估计没受过上级如此对待,极度地受宠若惊,屁颠颠地跟在孔白的身后来到京城最豪华的酒楼醉仙居。
进了一间包厢,两人东拉西扯推杯换盏起来。见官吏有七八分醉,孔白活动下小心眼,明显地套话道:兄弟,能不能和我说说这个案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官吏打了个酒嗝,道:大人,没、看案卷吗?
唉,孔白故意长叹一声:兄弟有所不知。卷宗上写得太详细,有些事情完全与案件不相干也写在上面,这严重干扰了我的办案思路。我、本官就是想听听这个案子的事。你从头给我说说,就当喝酒闲聊。
大人素有神探之名,果然与众不同,这位官吏头晕如此的情况下还能拍马屁,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在官吏的偶尔颠三倒四含糊不清的叙述中,孔白了解个大概。这案子不复杂。三个月前有人举报城中有一富商参与谋反,朝廷极其重视,嫌犯自然是被严刑拷打,然后莫名其妙一命呜呼。不过这种案子不牵连几个人是说不过去的,谁想越牵越广,牵到了吏部侍郎费文举。姓费的还没等人去查他就在自家的书房死了。这人一死,朝廷里立刻分为两派,有的认为费大人被同伙灭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