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应。
他迅速做出决定,指尖划过屏幕般轻触光幕上的三个选项。
【技能锁定完成】
【挑战即将开始】
倒计时归零的刹那,整个空间剧烈震动,光幕四散,取而代之的是六道投影从四面八方升起。
那是六个虚拟训练人形靶,呈环状排列,彼此之间间隔约十米。
下一刻,其中一人猛然冲出,速度极快,直扑沈逸而来。
沈逸眼神一凝,立即启动“闪现·残影”,身形一闪避开正面撞击,同时借势绕至对方侧后方。
他本想接续“震荡波”进行反击,却发现技能冷却尚未结束。
只能靠身法周旋。
对方的动作极为精准,每一击都带着计算过的轨迹,显然不是普通AI。
沈逸一边闪避,一边观察对方的移动规律。
他发现,这些训练单位虽然拥有高度拟真的战斗意识,但其行为模式似乎遵循某种固定算法。
这让他想起了现实世界中的一套战术理论——“动态平衡”。
他在心中快速构建模型,将敌我双方的速度、力量、反应时间等参数代入运算。
很快,他捕捉到一个窗口期。
当训练单位完成一次横扫动作的瞬间,身体重心会有一个0.3秒的偏移。
就是现在!
沈逸抓住机会,利用“闪现·残影”再次位移,贴近对方背部,同时发动“震荡波”。
轰——
一股无形冲击扩散开来,训练单位的动作顿时一顿,原本流畅的攻击节奏被打断。
沈逸趁势拉近距离,以最短路径绕至其背后,手掌贴在其肩胛骨位置,借助“震荡波”的余波效果,将其推离中心区域。
这一系列操作几乎是在一秒内完成。
训练单位跌落至边缘地带,自动判定为淘汰。
系统提示音响起:
【第一轮挑战完成】
【剩余目标:五名】
沈逸没有放松警惕,反而更加集中注意力。
他注意到,在击败第一个训练单位后,“元素共鸣”技能的图标竟然亮起了一丝微弱的光芒。
这是技能充能的迹象。
也就是说,技能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动机制。
他迅速在脑海中构建起新的战术组合模型。
如果“震荡波”可以打断敌方动作,那么紧随其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