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这一次的变化,这少年无法施展出来,所以才给时间让我思考?”
\n
百里云默默想著,手中的剑意也故意慢了一拍。
\n
果然,少年的剑招又慢了一些,但是攻击力却更大了。
\n
“是蓄势吗?”
\n
“但是蓄势也不可能增加一倍的攻击,难道在蓄势里面还有什么玄机?”
\n
百里云想到第一次领悟出来的是守礼,守礼重在心敬,这是礼的心理表现。
\n
第二次领悟到的是五行之力的区別,应该算是礼有別,这是礼的功能表现。
\n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与礼有关的呢?
\n
百里云反覆试探,不停思索,却始终找不到答案。
\n
那少年似乎也失去了耐性,剑招不仅急如电,快如风,而且剑意威力也是大增。
\n
“这不合理,他的灵力没有补充,怎么能持续这么久?”
\n
“咦,难道礼的第三重意思就是养?”
\n
百里云突然想到,曾在白玉世界的闻道厅中,见到过荀子的礼论,其中讲到礼的起源。
\n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爭;爭则乱,乱则穷。”
\n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n
荀子这话的意思就是说人性本恶,心中欲望过度就会引起混乱,所以先王才制定礼仪,满足人们的欲望和要求。
\n
“若礼有养的功能,而礼属火,木为源。只要我以木之气引出火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