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季四月初。
单日的昼夜时长比例恢复正常。
且白天光照开始出现减弱趋势,夜晚时间呈延长趋势。
部落各行各业,近期开始逐步倾斜军工,部落内,多多少少有人收到了消息,可能又要有大动作了。
盐湖区内。
部落目前已经生产出12门重炮,85把粗管火枪。
威力、射距、稳定性都没有什么大问题。
可真正投入使用问题还有三点。
这第一点,这些武器的使用需要大量的弹药。
尤其是炮弹的制作。
从矿物冶炼,合金熔炼,加护锻造,模具成型,部件组合,再到二次打磨,型号校验,符文刻画,评级入库。
这些流程一个都不能少,这就导致弹药产能严重不足。
也就粗管火枪的纸包弹可能稍微好做一些。
这第二点,便是这些武器的操作需要专业的人员。
重炮和粗管火枪的操作技巧复杂,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上手的。
毕竟是初代武器,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这些地方严重关系着射击寿命、稳定性、安全性问题。
如果操作不当,倒是器具受损都算是其次的了,一旦发生炸膛、短爆等现象,那才是真的损失惨重。
所以,部落急需培养一批专业的炮手和枪手,以及一批能够维护这些武器的工匠。
这第三点,就是这些武器在运输和部署上存在困难,也是问题最大的地方。
重炮体积庞大,移动起来极为不便,在复杂的地形中更是难以施展。
粗管火枪虽然相对轻便,且口径较大,数量不多,却又不少,人员、运输和存放也需要专门的安排。
而部署就更麻烦了,需要场地能够满足武器的射程和威力,还需要考虑到防御和隐蔽性。
在野外作战时,如何快速部署和转移这些武器,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举个例子。
重炮击发后,巨大的声响是一个问题,它很容易暴露炮兵阵地。
而更严重的,是“扬尘”。
炮弹激发后,不仅炮膛会产生烟雾,周围的地面也会扬起大量的尘土,在战场上,这无异于给敌人明确的指示标。
这是否意味着,炮兵阵地需要选在湿润或坚硬的地面?
是否要配备专门的建气人员修建工事,是否要加派灵风精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