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顾泽民不由得感叹道,“果然,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还是不能封闭消息,要多出来学习学习与时俱进啊。”
乔敏琳赞同地点点头。
后面两天,乔敏琳每天都会去波波村拜访,甚至跟着波波村的渔船出过一次海。
原本,乔敏琳只是想更好的记录渔船马匹给捕鱼带来的便捷。
不过,等波波村的村民们开始捕鱼的时候,她又发现了与蛤蜊岛捕鱼队不一样的地方。
一出海,就见船上的人拿出一样长得很奇怪的东西放入水里,船上的人则是盯着手里圆盘似的复写纸。
随着船的开动,简单的机械臂带动着记录笔在复写纸上划出一道曲曲折折的线。
乔敏琳好奇地问着旁边的人,“这是什么?”
那人解释道:“这是一个简易的声呐装置,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装置来发现水下三百米左右的鱼群。”
乔敏琳好奇地盯着复写纸上的线,疑惑问道:“这东西又不会发出声音,怎么发现鱼群?”
那人指着复写纸上的线说道,“你看这上面,记住一句口诀。”
“尖峰密,快下网;宽峰散,换方向。”
“只要根据这个口诀,盯着复写纸上的位置就行了。”
这还是乔敏琳头一次见到这个东西,把旁边那人刚才说的话都记了下来。
“东南方向,快下网!”
观测复写纸的人快速喊道,随着他声音落下,渔船们纷纷朝着东南方向下网。
乔敏琳观察那处地方的水色,便知道那个地方确实有一群数量不少的鱼,看样子,这个简易声呐准确度不低。
只见,渔船两两一组,每两艘船保持差不多五百多米的检举,平行拖行渔网,将受惊讶而分散的鱼群驱赶至中心区域。
乔敏琳还是头一次看到这个合作模式。
蛤蜊岛捕鱼队平时捕鱼,船船之间并不会合作,小船自顾自下潜捕捞,而两艘大船也只是各自下网;唯一一次合作的,还是上次捕捞的黄鱼的时候。
只见,当鱼群被压缩至预定范围后,一艘船释放长度约一千米饿围网,另一艘船则快速迂回闭合网圈。
双船靠拢后,随着一声令下,两船同时用绞车收绞底钢和围网下纲,形成一个口袋状的陷阱,防止鱼群逃窜离开。
乔敏琳看得两眼放光,本子上不仅记下来观察到的步骤,还画出了声呐装置的图片以及双船协作的图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