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搀扶着上了轿子。
苏温言被雅竹搀扶着,回到了湘王准备的宅院。这里是湘王专门为了招待客人所买下的别院。
里面风景秀丽,在这里你能看见江南小桥流水的风光。
这第一天便就这样过去了,本来苏温言是准备在惠州休整几日便回京向陛下禀报情况的。
但湘王极力邀请他们留下,说什么也要看一看他举办的武林大会。苏温言本想着拒绝,但对方说了,自己是官家亲点的魁首,正好可以看看如今江湖上这年轻一辈的水准,考较一下。
苏温言连称不敢,说着江湖上的高手犹如过江之鲫,他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而已,当不得什么。
不过湘王都这样说了,苏温言也自然没有离开的理由了,只能应了下来。
其实苏温言也挺好奇,那把剑到底长什么样子。
就这样苏温言在惠州呆了起来,当然这样就少不了应酬,苏温言的宅院几乎是天天都有人来拜访,苏温言也都一一答应了下来,一一接待。
苏温言给这些人足够的尊重,也给湘王足够的尊重。湘王也是,几乎每天都往苏温言这边走,总想着从苏温言口中听到更多的诗词。
但湘王失望了,他来了几次,苏温言都没有作诗,当然他也能够理解毕竟写诗是需要灵感的,并不是逼着就能够写出来的。
就这样,苏温言充实的生活过了六天,终于在第七天,迎来了这武林大会的开始。
第七日的惠州城像是被投入了滚烫的火星,整座城都沸腾起来。
天还未亮透,城西的演武场已是人声鼎沸,青石板路上挤满了扛着兵器的江湖客,腰间佩剑的侠客与挑着担子的小贩摩肩接踵,说书先生在街角唾沫横飞地讲着往届武林大会的奇闻,引得围观者阵阵喝彩。
苏温言跟着湘王的仪仗行至演武场时,晨光刚漫过巍峨的门楼。他今日换了身月白锦袍,腰间悬着柄乌木鞘长剑,剑穗随步履轻轻摇曳。湘王见状朗声笑道:"子瞻这扮相,倒有几分江湖气了。" 苏温言拱手道:"王爷取笑了,不过是借了副皮囊罢了。"
演武场中央的擂台是用百年松木搭建的,台面铺着厚厚的青毡,四角各立一根朱红立柱,柱顶悬挂着杏黄旗,上面绣着 "武林大会" 四个苍劲大字。台下早已按门派划分了区域,青城派的浅灰道袍、丐帮的破碗标记、江南霹雳堂的铜制暗器囊,各色标识在朝阳下熠熠生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