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科幻题材好传统~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想,我到底是为了什么写东西?因为无聊?记录?还是满足幻想?
只是为了写而写好像没什么意思,写,应该是一种表达手段,要表达什么才是。
☆、方秀计划
不知道何荷允跟古芝蓝说了什么,反正过了两天,古芝蓝金口一开,原本被驳回的项目就立了项,而且由她的公司全面资助。目标当然是复苏冷冻人体,项目名为“方秀计划”,项目的第一负责人是林叔叔,第二负责人是何荷允,而第三负责人——是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古芝蓝成了我们所有人的老板。
既然立了项,工作立即开展,没有哪个商人会容忍自己的投资耽搁,尤其古芝蓝。项目组总共8人,马不停蹄的设计解冻方案,论证,实验,希望能尽快找到可行的安全解冻法。
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烧钱的项目,光是保存样本的冷库,为了保持严苛的极低温环境,就每日耗费着一笔高昂的费用,更别说其他价格不菲的实验材料。私底下来说,我认为这是一项很奢侈的投资,如果用商人的角度来看,甚至是一项“愚蠢”的投资。毕竟,直接解剖样本所获得的效益要来得直接也来得更快。
至于从科研的角度来说,抱歉,我说不准。反正我们已经在进行了,不是么?
没多久,何荷允改良了冷冻仓,降低了部分费用,稍稍减轻了长期消耗带来的压力。不得不说,何荷允确实有个天才般的脑袋,她没上过大学,没系统学过相关学科,却只用了短短20天,就改良了最新型号的低温冷冻仓。
“方秀计划”密锣紧鼓的进行了半年,才建立了初步的数据库。
简单来说,就是取得各人体细胞在温度区间内的性状变化数据。这部分的工作异常繁琐却又是最基础的,更悲催的是这部分主要由我主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