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应迅速行动起来,组织起强大的救援力量,包括精锐的军队与地方官员,奔赴灾区,全力抢救百姓。同时,还应开仓放粮…对受灾尤为严重的地区,果断免除赋税,以减轻民众的重负。
还应加强灾区的治安管理,防止趁火打劫等不法行为的发生;出台异地安置政策,避免人员动荡;水灾地震后,还有可能会发生瘟疫,从各地征调大夫前往灾区救治伤者,防止瘟疫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加强灾区卫生防疫工作…
在商讨过程中,关于如何安抚灾民的问题成为了难点。
有大臣再次提议,皇帝应下罪已诏,以此检讨自身的过失,并祈求上天的宽恕。然而,这一提议在皇帝心中激起了波澜,新政正稳步推行,成效初显,若在此时承认其执政出现了过失,导致上天给予惩罚,那么新政可能前功尽弃。
顾廷烨理解陛下的顾虑,他也不愿新政的推行就此中断,便建议道,“还有一法,请顺应天命之人,前往灾区赈灾亦可安抚民众情绪。”
顾廷烨此言一出,立刻有大臣反驳,“千金之躯,坐不垂堂,陛下万万不可身临险境!”
随后,又有大臣提出折中方案,建议由皇室中身份尊贵之人代替皇帝前往灾区,以彰显朝廷对灾情的重视与关怀。
“非一定要陛下前往,皇室之人,身份地位尊崇者亦可。”
此时,便有视线落到桓王身上,桓王是太子人选,若是他代天子前往,亦可安抚灾民之心。
但也有大臣提出异议,认为桓王虽身份尊贵,却非太子,其威望在民间尚显不足,若民众误以为皇室敷衍了事,恐将适得其反。
正当殿内众大臣争论不休时,明兰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向皇帝请旨道,“臣愿代天子前往赈灾,以慰民心!”
此言一出,大殿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