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位置相对来说处于肺部的较高位置,因为气体的密度比较小,发生气胸时往往气体会上升到上部,所以穿刺点多选择在较高的位置,这样气胸的气体才能更容易排出。
简单用碘伏消了消毒,在抢救过程中,尽可能建立无菌环境,也是防止术后的感染,但是在现场这种烟尘弥漫的环境,这种程度的消毒不过是给自己的心理安慰,而且后续的抗感染治疗是留给活人的,逝去的人也不会在意这些了。
做好定位后,手持大针头的科顿对着定位点一个用力,锋利的针头就刺入皮肤,逐渐深入,在不断刺入的过程中,科顿仔细的感受着针头传来的感觉,当突破一层阻碍后,一种空落感传来,科顿知道已经到达合适的深度,马上收力,观察针口处有没有血液流出,这也是为什么不能选择在肋骨的下缘,因为肋骨的下缘分布着支配肋骨的神经和血管、如果选择在下缘穿刺的话,很容易刺破血管。随着气体流动的“呲呲”声,他知道自己成功了,接过临时搭档递过来的胶带做好固定,链接好胸瓶,看到胸瓶的液体中有气泡冒出,科顿终于放下心来。
科顿仔细观察着伤者的脸色,发现刚才由于缺氧有些泛紫的脸色慢慢恢复白皙,知道这一关算是过了,也就继续向下检查。
伤者的腹部有些淤青,指叩音呈浊音,科顿感受到腹部有些隆起,用手摸上去有些温热,腹部肌肉有些紧绷,有点像是“板状腹”。
科顿刚放下的心又起来了,暗骂一声,他就说他讨厌爆震伤,有肋骨保护的肺部都伤成那样,那柔软的腹部更是好不到哪去。看这种情况估计是有内出血了,再一看血压,70/50hg,果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