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环之外的轨道,刚好能覆盖所有可能的智子入侵路径。”
林教授突然明白过来:“您是想用智子的维度特性强化空间封锁?”她看着封印Ⅰ的能量循环图,智子在核心舱内高速旋转,产生的维度涟漪能与空间封锁的屏障共振,“这样一来,别说智子,就算是三体舰队的曲率引擎信号,我们都能第一时间捕捉到。”
量子计算机的蓝光突然暴涨,原初的声音再次响起:“第一批10颗质子筛选完成,二维展开准备就绪,失败率0%。”
薛逸辰按下启动键的瞬间,实验室中央的真空舱亮起幽紫色的光。一颗质子在强子对撞机的轰击下,像被剥开的洋葱般层层展开,最终变成一张只有原子厚度的二维薄膜。原初的数据流如瀑布般倾泻在薄膜上,0和1组成的电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型,比三体智子的雕刻精度高100倍。
“第一颗智子完成!”观测台的工程师们齐声喊道。屏幕上,这颗人类制造的智子悬浮在真空舱中央,表面的电路纹路泛着暗金色的光,与三体智子的冷蓝色截然不同——它不仅能像三体智子一样穿透物质,还内置了空间封锁的密钥,随时可以切换成“维度屏障”模式。
接下来的3个加速日里,实验室变成了智子的生产线。原初以每秒3颗的速度制造智子,50颗用于驱动封印系列,另外50颗被薛逸辰做了特殊处理——其中49颗保留监控功能,最后1颗则被改造成了微型戴森球的核心,能在指定恒星系展开能量收集装置。
“封印Ⅰ到封印L已经完成调试。”林教授调出地球轨道的部署画面,50台暗金色的空间封锁装置沿着电离层排列,智子核心在装置内发出淡紫色的脉冲,与银河望远镜的暗物质聚能环形成共振,“启动后,整个地球外围会形成直径30万公里的维度屏障,任何未经授权的微观粒子都无法穿透。”
薛逸辰的指尖悬在启动按钮上,护目镜内侧的倒计时显示1378天4小时。他想起原初分析的三体母星坐标,那颗被三颗太阳包裹的行星此刻正缓慢迁移,其中一颗恒星的能量特征极不稳定——这正是戴森球的最佳目标。“部署开始。”
指令发出的瞬间,50台封印装置从华夏的航天发射场升空,暗金色的躯体在加速时间的阳光下划出弧线,最终精准嵌入预定轨道。当最后一台封印L就位时,地球外围突然亮起一层淡紫色的光晕,光晕像肥皂泡般膨胀,最终稳定在30万公里的半径——空间封锁,正式启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