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吴国自己多少也知道这种尴尬的情况,所以他们的重心还是放在了殖民地开发和海上贸易发展之上。
曹丕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并不能够得到陆逊等人的支持,即使是曹氏本族的曹真也与曹丕观点相左,他更赞同陆逊的发展方针。
陆逊和曹真都认为既然吴国已经不可能从军事上战胜大汉,就应该另辟蹊径,大力发展商贸,有了金钱才能扩充军队,研究新式武器。
他们认为吴国应该学习刘备的日南王国,放弃争夺霸权的心思,一门心思开发南洋,反而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
曹丕在掌握了吴国的大权之后,对于吴国的一些元老重臣,并不放心,毕竟他们才是地头蛇,在吴国上下经营多年,党羽众多。
虽然与曹丕结成了同盟,可是有许多朝廷大权还是保持在他们的手中,曹丕以及一众魏国旧臣并不能随心所欲地放开手脚的做一番事业。
曹丕想方设法的,用栽赃陷害的手段,污蔑张昭、顾雍等人意欲重新拥立旧主孙登,将曹丕取而代之。
一封封伪造的书信往来,一份伪造的盟约,使得曹丕有充分的借口抓捕张昭等人,而陆逊在得到曹丕的承诺,不会动军方任何一人的前提下,保持了中立。
最终张昭、顾雍等吴国元老重臣二十三人,被曹丕以谋逆之罪,统统斩首,并且诛灭三族,此事轰动整个吴国,举国震动。
朝堂之上再无人对曹丕持反对之言,许多大臣都是曹丕新近提拔的新人,曹丕收回了许多张昭等人手中的权力。
曹丕虽然遵守承诺,没有动军方的任何一人,可是在招募新军,成立新的军队之时,任命的军官都是曹氏族人或者是魏国旧臣。
曹丕的心腹之人逐渐打入吴国军方,军队之中再也不是铁板一块,对此,陆逊也无法阻止,毕竟军队的资金来源都掌握在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