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利奥波利斯的对岸也是古埃及的老城,孟菲斯,那里有许多著名的大金字塔,比如最著名的胡夫金字塔、吉萨金字塔。
而尼罗河从这里再往下游,就是著名的尼罗河三角洲,也是埃及最主要的粮食产地,七成以上的埃及人口也都集中在这片三角洲。
埃及的版图虽然很大,但是绝大多数地区都是荒凉的沙漠,所有的埃及人都是聚居在尼罗河沿岸,特别是尼罗河三角洲地区。
吕亢的大军既然不能渡过尼罗河,吕亢就率领汉军的高级将领以及随军的工兵团团长,考察了一下从尼罗河到苏伊士湾的地理形势。
其实埃及人在千年前就已经挖掘了原始的运河,连接苏伊士湾和尼罗河,使得船只从红海可以到达地中海。
只不过尼罗河每年都有这个洪水泛滥的季节,那些古老的运河经常会被尼罗河的泥沙堵塞。
而疏通运河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只有在埃及人统治的盛世,才会花费极大的气力疏通一次。
苏伊士湾就是红海的尽头,这里已经有一座颇具规模的苏伊士港,许多船只将货物运送到此,再通过短暂的陆路运输,最后通过尼罗河到达亚历山大港。
而且在苏伊士港附近,有一条低洼的峡谷,被称作苏伊士地峡,从南到北蜿蜒几十里,而且有几个尼罗河水泛滥时形成的小湖泊点缀其间。
如果不惜人工,沿着地峡挖掘,甚至把这几个湖泊串联起来,倒也省事不少,甚至有可能直接从苏伊士湾通到地中海,而不需要经过尼罗河。
只是这个工程十分浩大,即使有炸药的帮助,恐怕也需要几十万劳力挖掘十几二十年吧。
不过即使想要挖凿运河,也得先把埃及行省打下来吧,几十万劳力呢,不用埃及人用谁呢?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