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一带一定有漏斗地层,当水面抬升形成一定压力,水就会从这片漏斗地带渗出或者流出山外形成山泉。直到水面持平,压力没了,水就不再下渗了。”
国咏梅一拍栏杆:“有道理!到底是第一聪明美女呀。”
进入拐棒沟,这几个人竟然看见野鸡黄鼬的踪影。
华子:“当年我在这条沟放马,发现小牛小马特别爱吃一种植物的嫩芽。回去一问才知道,那是刺五加的嫩芽,是一种很好吃的山野菜!你们看主沟阳坡上发青都是刺五加,老百姓叫它刺拐棒。这边坡上还有大果榛子,榛子下面有蘑菇。”
楚天舒:“那咱们进去采一点回去呀。”
华子:“呵呵,你穿得那么光鲜亮丽,刮坏了咱可没啥给你换。到窝棚里去。”
进了窝棚,华子抱来一堆半子,引火烧锅。然后从晾晒架子下面拽出一只铁皮箱子,从里面捧出几捧榛子放进烧热的干锅里炒了起来。
叶飞秋:“就放在这里不上锁,不会有人偷?”
华子:“曾经有人起早来偷。被柳二妞拿着擀面杖一顿暴揍,再就没人偷了。现在这片沟归康淑君和蔡香萍管理。葛长缨在野韭菜沟牛蒡岗也有这样的窝棚。将来还得帮白凌云在老狼沟也建成这样的窝棚看管山楂。就地晾晒简单处理,再由骡驮子运出去精加工上车。”
叶飞秋:“妇女都来采集,不会影响种地?”
华子:“所以我们才勒紧裤腰带买农机,解放劳动力。要不然,这些宝贝都烂在山里了。这种大果榛子一斤顶十五斤小米!”
季临风:“呵呵,我没少吃华子的山货山野菜。现在你搞这么大的规模,会不会造成过度采摘,破坏生态?”
华子:“暂时不会。国书记看过我们的自然区域图,我每年都要跟着查看。另外像刺老芽、地黄、猫爪子、龙须菜、桔梗、鸡头黄精这些价高需求量大的,我们人工栽植了一些。而且我们的精品地黄已经栽植成功了。”
国咏梅:“你们是什么时候开始人工栽植的?”
华子:“那时米雪晴还没上大学,快七年了。给老院长治疗绝症,主药就是我们当年栽植的地黄。”
季临风:“我明白了。为什么那年你对把农民捆绑在土地上那么反感,抨击得那么激烈。你的生产——加工——营销模式,现在看来不过是形式之一。你的理念里还包括山林经济、庭院经济、养殖经济。再有一年我就退休了。一旦退下来,你在蘑菇崴子屯儿给我弄两间房。我要写一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