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子:“清华姐,你想不想当这个村长?”
李清华:“我才不当什么村长!要我看别人都是瞎扯淡,你当村长最合适。就像《金光大道》里那个张金发。”
华子:“去一边儿去。张金发算个屁。咱们还是张罗把野菜作坊拉起来吧,这才是咱的正经事。村长爱谁争谁争跟咱没关系。”
蔡香萍可算是赚足了面子,队长副队长带着华子给的两百块钱,亲自请她去生产队大院新建的野菜作坊去上班!蔡香萍的病好了。
事实上,她就是这个野菜作坊的领班。
山野菜还要什么作坊?绝大多数山野菜都得经过盐水焯了去毒才能食用。如果太多,需要长期保存,还得揉制晾晒或烘干、阴干等程序。华子把原来的生产队碾道推倒重新盖起一排红砖瓦房,当做蘑菇崴子屯儿山野菜揉制作坊。
天刚放晴,田淑云批给张丽茹三十斤食盐,带着从前说的“二线妇女”开始学习盐制揉制柳蒿芽等山野菜。
李清华和田淑云都做得很好,蔡香萍却被罚了五块钱。
柳蒿芽等山野菜,要是鲜货现吃,用热水焯一下,凉拌蘸酱炒菜做馅儿都可以。要长期保存就得租用冷库,可是这样一来成本翻了将近一倍,味道也大打折扣。
二妞和张丽茹请教金贞顺几次,才学来盐制的法子。盐和各种山野菜的比例,她们就研究了半年,很难掌握。不焯水就得反复揉搓,蔡香萍揉搓得不到位。
如果这些二线妇女都学会盐山野菜,不但省去了冷藏钱,还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泡菜、咸菜。
蘑菇崴子屯儿的粮食上市,多数农村都进入猫冬季节。唯有蘑菇崴子屯儿比任何一年都热闹繁忙。
李清华带着一蔡香萍张丽秋天天看着盐菜坊,梁老小儿康立梅的粮米加工厂机器日夜轰鸣。一台老解放,一辆微型车来往穿梭。
即便如此柳依依生产队议价粮店前面依然排着长队。用后来的话说,是一年多的农家市场为蘑菇崴子屯儿的农副产品做了最有力的广告宣传。
场面扩大了十倍,房子都经过翻盖,可是华子却不能住一夜。
蘑菇崴子屯儿暗流涌动。农闲时节,乡里必然派人下来落实村干部。除了生产队的热闹,那就是蘑菇崴子屯儿的几个风云人物了。
国家政策,新村改革首先要实现平稳过渡。
可是前进大队、蘑菇崴子屯儿无法平稳,白凌云、孙信义这一狼一狈把平静的山旮旯搅得风起云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