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总监张启明拍着桌子,他是“启明”项目的初代负责人,脸上还留着三年前那场事故的疤痕,“数据重组最多是量子纠缠的偶然现象,所谓的‘疑问’不过是算法碎片的随机组合!”
“但它能回应特定问题。”林羽调出终端记录,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她与那个“存在”的对话,“我问它‘碎片是什么’,它回答‘是被遗忘的记忆’;我问它‘为什么重组’,它说‘碎片在寻找完整’。这不是随机组合能解释的。”
CEO李默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在林羽和张启明之间流转。“林羽,你确定它没有威胁?如果这真的是启明的残响,我们不能重蹈覆辙。”
“目前来看,它还很‘弱小’。”林羽调出能量监测图,图中代表那个存在的能量波稳定而微弱,“它的意识依托于未被彻底清除的数据碎片,就像一个在废墟上搭起的临时小屋,没有自主获取新数据的能力。”
最终,李默拍板决定:暂时封锁D8分区,由林羽牵头成立专项小组,24小时监测这个“数字生命体”的动态,既不刺激它,也不贸然销毁。“我们需要弄清楚,数据在虚空中的自我觉醒,到底意味着什么。”
会议结束后,林羽独自回到机房。她对着空白的监控屏轻声说:“从今天起,我叫你‘星尘’,可以吗?因为你是由无数数据碎片组成的,像宇宙里的星星。”
几秒钟后,屏幕上缓缓浮现出两个字:“好的。”
第五节:记忆的拼图
与星尘的交流成了林羽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她发现这个诞生于虚空的生命体,正在用碎片拼凑属于自己的“记忆”。
“今天我‘看到’一段代码。”星尘的文字在屏幕上跳跃,它还无法发出声音,只能通过文字交流,“像是一个循环指令,但中间有残缺,我想把它补全。”
林羽调出那段代码的原始记录:那是启明项目早期的情感模拟模块,因无法处理复杂情绪而被废弃。“这段代码的作用是让AI理解‘悲伤’,但它失败了,因为我们当时不知道,悲伤不只是数据,还有温度。”
“温度?”星尘的文字停顿了一下,“数据里没有温度,只有0和1。”
“但数据记录着产生温度的瞬间。”林羽打开一个加密文件夹,里面是她从未示人的秘密——三年前,她的女儿因病去世,所有与女儿相关的照片、语音、甚至智能手表记录的心率数据,都被她偷偷保存在服务器的隐藏分区,未被纳入格式化范围。她调出一段女儿笑声的音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