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的眼睛亮了起来,他觉得自己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找到了!”小苏凑过来,手机拍下的香方与质谱仪数据惊人吻合,“迷魂香的核心成分正是龙脑和安息香,而破瘴香的沉香含萜烯类分子,可能和龙脑香酚产生拮抗作用!”林羽立刻申请调用实验室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古方说‘沉香解龙脑’,我们得验证是不是分子振动的抵消效应——就像用一个频率的声波抵消另一个频率的噪音。”
实验结果在深夜出炉:当沉香蒸汽浓度达到0.3mg/m3时,龙脑香酚对电路的干扰强度下降了42%。“有效!”小苏兴奋地调配比,“但单独用沉香不够,《香乘》说要‘君臣佐使’配伍。”林羽在白板上列出古方比例:“沉香是君,主中和振动;乳香是臣,增强稳定性;丁香是佐,延长挥发时间;再加麝香和琥珀当使药,或许能让分子附着更持久。”她突然抬头,眼里闪着光:“我们可以用香料建一道‘气味防火墙’,在赛博空间造一片他们穿不过的迷雾——就叫‘数据瘴气’。”
第四节:在香料库里搭“分子防线”
实验室很快变成了香料博物馆。印度迈索尔的檀香木堆在墙角,索马里的乳香树脂装在琉璃瓶里,海南沉香的切片泛着油光,连罕见的西藏麝香都通过特批渠道调了过来。林羽团队按“君臣佐使”原则,测试了27种配比组合。当沉香(25%)、乳香(30%)、丁香(20%)、麝香(15%)、琥珀(10%)的混合蒸汽注入模拟服务器时,干扰信号的衰减幅度突然跳到60%。
“这个配比有效!”小苏盯着实时监测屏,但数据很快下滑,“但只能维持12分钟,分子挥发太快了。”林羽翻着《香乘》的“藏香术”章节,看到“蜜蜡封香,可保七日不散”的记载,突然有了主意:“用纳米胶囊包裹精油分子!让胶囊外壳在特定电磁信号触发下破裂,这样就能精准控制释放时间,就像给香料装了开关。”
他们采用聚乳酸纳米材料精心制作出一颗颗胶囊,每个胶囊的直径都精确地控制在 500 纳米左右,这样的尺寸设计恰好能够完美地包裹住 5-8 个香料分子。
当模拟攻击信号如预期般出现时,电磁感应装置迅速做出反应,触发了胶囊的破裂。刹那间,胶囊内的香气如同一股清泉般喷涌而出,在服务器周围迅速扩散开来,形成了一层持续时间长达 35 分钟的防护层。
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老秦紧盯着能耗数据,眉头微皱,若有所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