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信号在腐蚀共振结构!”林羽扑过去按住震颤的铜钟,冰冷的钟体传来强烈的刺痛感,像是有无数细针在扎手心。他突然想起《律吕精义》里的记载:“声过刚则易裂,柔则易散,刚柔相济,其波自圆。”立刻对玄通法师喊道:“用‘破阵音’!降半音吹奏,引低频对冲!”
玄通法师立刻领悟,让僧人调整引磬敲击力度。清越的鸣声突然沉了半度,这细微的变化像钥匙插进锁孔,铜钟的嗡鸣骤然平稳。林羽趁机弹出一串琶音,电箱琴的拾音器将声波放大百倍,三层波形重新咬合,金色低频像铠甲般护住外层,绿色中频如同肌肉般缓冲冲击,红色高频则像利剑不断反击。
张大爷突然换了段旋律,拉起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苍凉的板胡声里透着不屈的力量;小雅的阮弹出江南小调,温柔的旋律像春雨滋润干裂的土地;古丽加入了维吾尔族的“麦西热甫”节奏,明快的鼓点让声波充满活力。不同地域的音乐在战阵中交融,形成独特的和声,频谱仪上的波形变得更加饱满坚韧。
青黑色雾气渐渐消散,铜钟裂纹处的符咒重新焕发光泽。林羽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发现掌心被钟体震出了与裂纹形状相似的红痕,却奇怪地感觉不到疼痛——或许声波共振已经让神经末梢暂时麻木。
第九节:街头援军
正当蓝光再次凝聚时,庭院外传来熟悉的旋律。卖花老太太推着三轮车赶来,车斗里的音响播放着街头艺人的合唱歌谣,车把上挂着的白菊在雨夜里格外醒目;煎饼摊主老李扛着铁板跑进来,用铲子敲打铁板边缘,发出规律的锵锵声,铁板上还沾着没刮干净的鸡蛋液;天桥下的流浪歌手抱着吉他站在门口,琴弦上的雨水顺着琴身流下,在地面汇成小水洼。
“全城的街头艺人都来了!”小雅惊喜地喊道,手指不自觉地加快拨弦速度。打快板的小王、弹古筝的盲姑娘、甚至连捏糖人的老张都来了,他用糖稀吹了个小巧的喇叭,竟也能发出清脆的哆来咪。更多的声波汇入战阵,卖菜大妈的吆喝声、修鞋匠的锤子声、爆米花机的轰鸣声……这些最市井的声音此刻都成了战斗的力量。
林羽看着涌进来的人们:卖花老太太的头巾被雨水打透,紧紧贴在花白的头发上,却坚持把音响音量调到最大;老李的围裙沾满油污,敲打铁板的手臂肌肉紧绷,脸上却带着笑容;盲姑娘的古筝弦断了一根,她就用剩下的弦继续弹奏,指尖在琴码上摸索的样子令人动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