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龟甲残片的异常波动
敦煌遗书化作金光消散时残留的灼热感,仿佛还烙印在林羽的指尖,带着一种神圣使命的余温。然而此刻,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冰凉触感,将他从激战后的恍惚中彻底拽回现实。他摊开手掌,凝视着掌心那半片巴掌大小、边缘带着焦灼炭化痕迹的龟甲。这是几天前,在清理莫高窟藏经洞底层那堆积压了不知多少岁月的厚重沙尘时,从一堆被虫蛀鼠咬、早已朽烂不堪的唐代废弃经卷中意外翻出的物件。它毫不起眼,混杂在碎纸与泥块里,若非林羽对古物纹理有着近乎本能的敏感,几乎就要错过。
此刻,这片商代晚期的龟甲正静静地躺在国家文物研究所实验室的恒温台上。柔和的LED白光下,它表面的裂纹呈现出一种非自然的干涸状态。当高精度的激光光谱扫描仪启动,冰冷的蓝光扫过龟甲表面时,令人惊愕的一幕出现了:数据屏上,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由岁月和偶然造就的裂纹,其反射的荧光信号竟在屏幕上自动排列组合,形成了一组极其规整的、由明暗光点构成的矩阵!这些光点并非静止,而是如同呼吸般,以某种难以理解的节奏同步明灭着。
“这…这不可能!”助手小陈用力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手指几乎要戳穿屏幕,“林老师你看!龟甲的碳十四同位素检测结果铁证如山,它属于商代晚期,距今三千多年!可这些裂纹的反射频率…还有它们形成的点阵…这根本不是自然龟裂能产生的!更像是…像是被某种定向的、高能级的能量束刻意‘蚀刻’过留下的信息通道!”
林羽的眼神锐利如鹰。他没有回应小陈的惊呼,而是迅速调出了超高倍率电子显微镜的实时图像。屏幕被放大到极限,裂纹交汇处的微观世界纤毫毕现。只见那些细小的结晶颗粒并非无序堆积,而是呈现出一种令人头皮发麻的、高度规律性的几何排列!更关键的是,明纹(高亮区)与暗纹(低反射区)之间的间隔距离,其精确度达到了纳米级,并且严格符合现代计算机二进制系统中“0”与“1”信号位的物理间隔特征!这绝非巧合!
一股电流般的战栗瞬间窜过林羽的脊背。昨夜整理“古籍战队”战后能量残余数据时,他翻阅过《周易参同契》的残破竹简,其中有一段晦涩的记载如闪电般击中他的脑海:“观龟甲之坼兆,象天地之数理,阳纹为乾,阴纹为坤,或显为阳爻,或隐为阴爻……” 心脏在胸腔里狂跳起来,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念头不可抑制地涌现:莫非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先民,那些在龟甲兽骨上刻下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