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缝隙,涌出带着铁锈味的数据流,其中夹杂着他修复古籍时的录音片段:"湿度计显示52%,温度22℃,适合揭裱..."数据流中还漂浮着无数半透明的人影,林羽认出其中有馆长、陈博士,甚至还有观星台地宫壁画上的钦天监监正,他们都在做着与现实相悖的动作:馆长在销毁胶片,陈博士在破坏璇玑计算机,监正则对着虚空微笑。
第五节 量子云里的修复台
林羽的意识突然被拽入蓝色数据流,发现自己同时存在于三个空间:脚下是城隍庙潮湿的青石板,左手边是观星台地宫渗水的石壁,右手边则是熟悉的古籍修复室。修复台上的《长安志》正在自动翻页,每翻过一页,量子云里就跳出对应的平行时空画面:某页记载长安城布局的图纸上,所有建筑都变成了量子纠缠符号;某页关于"架阁库"的文字里,"数据"二字渗出蓝光,在空气中聚成微型璇玑计算机。
"看这个。"摊主的声音在三个时空回荡。林羽低头看见修复台玻璃下压着枚万历通宝,背面的螺旋纹路正在发光,与量子占卜机的蓝光球形成共振。当他戴上白棉手套触碰古钱时,三个时空突然重叠:地宫的璇玑计算机开始逆时针运转,夜市的占卜机投射出全息影像,修复室的书架上弹出无数本不同版本的《长安志》,有的封面写着"万历刻本",有的写着"量子云备份"。
最让人震撼的是其中一本名为《长安志》的书籍,它的扉页上竟然绘制着一幅用密写药水呈现的量子纠缠示意图。这一发现让林羽惊愕不已,他凝视着这幅图,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更令他惊讶的是,在这幅图的旁边,竟然有着一个落款,上面赫然写着“钦天监监正周于德”。林羽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曾在史料中读到过关于周于德的记载。据史书记载,周于德在万历十二年突然暴毙,死时怀中紧紧抱着那本尚未完成的《崇祯历书》。
然而,此刻在这张量子纠缠示意图的角落,林羽却意外地发现了一行小字:“非暴毙,是量子化。”这行字如同闪电一般击中了他的内心,让他对周于德的死因产生了全新的认识。
原来,那场所谓的数据灾变并非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而是监正周于德有意为之。他将关键的数据与自己的意识一同注入了量子云之中,静静地等待着未来的“观测者”来唤醒它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惊人的发现让林羽陷入了沉思。他开始重新审视那段历史,思考着周于德此举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