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薛晚棠知晓这件事,还是因为柳朝明去岭南后,大胤所有官员才可以直接上奏皇上。
薛晚棠深深看了一眼柳朝明。
这个男人在她面前很多时候没正经,可是默默地,他竟为朝廷做了很多事,改变了很多人。
柳朝明问宋奎,“如今巴托城城防多少人?兵士多少人?”
宋奎回答,“兵士驻扎在城东,不足一万人,每日操练不敢懈怠,城防二百人左右,每日三班,负责城内与城门守卫。”
柳朝明拍拍他的肩膀,“兵士凑成一万,只要精兵,老弱伤残者给够银两,交安主事回家去种粮,新兵士从巴托城适龄壮丁中招募。”
宋奎觉得极好,点头答应。
柳朝明又问,“兵士军粮可够?”
宋奎难为情,“百姓吃不上,咱们兵士吃得更少,所以·····有点难。”
柳朝明从军四年,摸爬滚打才到今日,他还有什么不明白?
“军粮是大问题,这个我来解决,兵士的口粮,军需粮草一样不能少,吃不饱谁还愿意去打仗?”柳朝明捏紧酒盅,宋奎惭愧地喝了一大口酒。
薛晚棠见气氛紧张,赶紧布菜,“大家聚在一起,以后巴托城还得仰仗各位出力,大家有委屈尽管说,国公爷才能替大家出头,现在巴托城不好,但这是咱们的家,只要大家一起出力,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
史唯一说出实话,“我真心喜欢夫人这句话,我在这里为官十年,心有余而力不足,我相信国公爷来了,巴托城肯定会好。”
柳朝明酸他,“别给我戴高帽子,我来了,你也别想辞官,明日开始,你做我副手,巴托城你比我熟悉,你能眼睁睁看着这些百姓不管?”
史唯一愣住,“国公爷,这······”
说实话,史唯一不想走,但他自知自己魄力不足,做事又没有章法,这些年巴托城不见起色,与他自身能力有很大关系。
假如,史唯一想说假如,办法由柳朝明去想,他去执行,他愿意留下来,他真心想看到巴托城越来越好。
薛晚棠把史唯一的犹豫看在眼里,她佩服柳朝明,短短几个时辰,已经把未来巴托城的发展方向梳理得清清楚楚。
柳朝明,“史大人,你就别推脱了,巴托城你比我熟悉,很多人事我还需要你的提点,人多才能办好事,你看我们要做的事这么多,你能狠心抛下一切颐养天年?”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