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妃虽然不亲近,登基后也对她善待有加,真没想到,她居然想扶持大皇子夺走朕的皇位。”
柳朝明:“皇上英明,即使懿太妃与鞑靼那边有承诺,如今被俘,鞑靼那边也掀不起风浪。”
萧元邦叹口气:“如此吧,懿太妃年事已高,日后便待在养心阁,只留两个嬷嬷服侍,无诏不可出阁。”
柳朝明接旨。
“这两日不断有官员找到朕,暗示与大皇子私下关系不错,柳国公,这部分人你说朕当如何处理?”
柳朝明想想:“但凭皇上心情与眼缘,可杀不可尽杀,可留可放,张弛有度即可。”
萧元邦笑笑:“朕也有此意,那朕就玩个点梅花吧,能不能留下全凭天意。”
柳朝明笑笑:“全凭命运。”
萧元邦拿出圣旨,旁边的公公赶紧上前研磨。
萧元邦边写边道:“平安侯府抄家,流放三千里,庄妃降为才人,无诏不得出宫。”
柳朝明点点头。
萧元邦继续道:“立萧恒为太子,待礼部算好日子,入驻东宫。”
这是关乎大胤江山社稷的大事,柳朝明领命。
萧元邦放下笔墨,沉吟片刻:“本想太子入驻东宫后你再离开,现在朕抓了大皇子,鞑靼那边肯定乱成一锅粥。”
柳朝明明白皇上的意思:“臣明日便出发。”
萧元邦十分不舍:“你在朕的身边,有事朕可以找你商量,你走以后,朕可怎么办?”
柳朝明沉吟半晌:“朝臣都是皇上的臣子,都有为大胤鞠躬尽瘁的决心,比如新任枢秘史李晥,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萧元邦对李皖的印象还停留在李皖为哥哥李睿请命,宁可辞官也要皇上查清真相。
柳朝明缓缓道,“李皖当年脱颖而出的策论,还是皇上亲自点评,写得非常好,皇上还有印象吗?”
萧元邦感叹,“当初那篇文章堪称惊艳,可是后来朕事情太多,竟把这样的人才束之高阁,柳朝明,你又推了朕一把。”
柳朝明浅笑。
走出御书房时,柳朝明抬眸远眺,层层叠叠的宫檐向远处延伸,他不知道下次走进这里会是什么时候,也许一年,也许五年,也许一辈子。
柳朝明大踏步走出皇宫,再没有回头。
······
第二日午时,城门处。
萧芙的马车走到城门时,柳朝明和薛晚棠已经等了一盏茶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