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先诞下皇子,却没想萧衍早了萧恒半个时辰出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人各有命。
萧衍这个名字本来留给大皇子,也有繁衍生息的意思,代表大胤江山稳固,生生不息。
因为大皇子先出生,便抢了萧衍这个名字。
萧元邦有时想想,假如萧恒先出生成了皇长子,太子之位也许天经地义就是他。
可如今,萧元邦就算有心,也绕不过萧衍这个大儿子。
萧元邦看向萧衍,三月未见,他黑了不少。
眉宇间多了几分轻视与傲慢,他虽坐在椅子上,可双目晶亮,双拳紧握,似乎在筹谋什么事,眉头轻轻蹙起。
想起萧衍与鞑靼人勾结略卖大胤的姑娘,萧元邦内心在滴血。
再想懿太妃一心想让萧衍登基取代自己,萧元邦的悲痛转化成气愤。
萧衍秘密培养他的势力,全然没把他这个父皇放在眼里。
那么当有一天他成熟时,第一个要杀的人不就是他这个坐着皇位的人?
萧元邦恼怒。
不过柳朝明说的对,躲在暗处观察总比呈现在舞台上要好,萧元邦深谙这句话的妙处。
那他现在便像什么都听不懂似的,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
萧元邦的视线再转向萧恒,内心欣慰不少。
萧恒比萧衍晚了半个时辰出生,看起来却比萧衍意气风发,他正是接受历练的年纪,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
在萧元邦记忆里,萧恒善于聆听,饱读诗书,从不多说一句话。
很小的时候,萧元邦就见过萧恒一个人蹲在御花园观察蚂蚁,还给夫子写了一篇蚂蚁搬家的论述,夫子哭笑不得。
如今的小伙子已经有了大人的模样,萧元邦很欣慰,“你们这一路可有见闻?”
萧衍:“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祥和,这都是父皇治国有方,扬我大胤国威。”
萧恒不这么想:“北梁一片荒漠,边境百姓生活艰难,粮食短缺,官粮不足以维系百姓的基本生活。”
萧衍听到萧恒的回答,眉头蹙得更紧:“二弟也不能一面之词,北梁被我们打服,至少保三年太平,这三年朝廷减轻赋税,百姓安心生活,很快就会富足。”
萧恒不想理论,不过也说出心中所想,“靠近北梁两座城池,壮丁都被抓去打仗,如今老弱妇女孩童居多,北梁天气苦寒,每年只有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