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告退。待殿内只余心腹宫人,魏嬿婉整肃衣冠,行至丹墀之下,对着端坐凤座之上的琅嬅,复行了一个端端正正的大礼,以额头触地:“臣妾魏嬿婉,叩谢皇后娘娘嘉荐之恩!若非娘娘在皇上面前为臣妾进言,臣妾微末之身,断无今日嫔位之荣!”
琅嬅端坐于正堂案后,莲心正捧上缠枝莲纹药盏一盏。热气袅袅,药气微苦。她徐徐饮尽,以帕掩唇,半晌,缓缓开口:“起来说话吧。”
魏嬿婉闻声,复又叩首谢恩,口中称“是”,方才盈盈起身。
琅嬅目光在她身上逡巡片刻,问道:“你可知,本宫此番……缘何力主晋你位份?”
魏嬿婉面上愈发恭谨,微微摇头:“臣妾愚钝,不敢妄测娘娘深意,还请娘娘明示。”
琅嬅轻轻抚过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眉宇间掠过一丝难掩的疲惫,叹道:“本宫如今身怀六甲,精力大不如前。这偌大宫闱,琐事纷繁如牛毛,打理起来,常感力不从心。皇上体恤,曾言可将部分宫务交予其他妃嫔协理,以分本宫之劳。”
“然则,妃位当中。愉妃心思缜密,本是可用之才。奈何其心太过深沉,九曲玲珑,本宫用之,恐难全然放心。”
“嘉妃性情骄纵,锋芒太露,行事常失之跋扈。不堪为用。”
“纯妃性子和软,素无主见。心慈本是好事,然掌事之时,过仁则近昏,易为下人所蔽,亦非统摄全局之选。”
“嫔位中,婉嫔、舒嫔,性喜清静,不染俗务;玫嫔、庆嫔,小慧或可有之,然格局有限,终非大器。”
“是以,你心思灵巧,处事圆融,懂得审时度势,更难得的是,知进退,明得失,懂得何为‘本分’。本宫晋你位份,是将期望寄予你身,望你能在嫔位之上,勤学宫规,历练才干,可为本宫分忧,共理这宫闱琐事。”
琅嬅言毕,轻轻抬了抬手:“令嫔,近前来说话。”
魏嬿婉心领神会,莲步轻移,行至凤座玉阶之下,敛衽垂首,屏息凝神。
琅嬅取过案几上一本蓝绸封皮的簿册,指尖在光滑的缎面上轻轻划过:“你如今既已知本宫期许,有些事,也该着手历练起来。宫中事务,看似琐碎,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关乎天家体面,更系着六宫安稳。”
她翻开簿册,指着一项条目,缓缓道:“眼下便有一桩要紧事。今冬寒冷,炭火供应吃紧。内务府报称,上用的‘红萝炭’库存不足,提议将部分低位嫔御及年老太妃宫中的份例,匀出三成,改用次一等的‘黑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