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伏恭……钟离意……!
贤才如星,拱卫陛下。此正是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他的语气平和,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哲理:
“昔年邙山猎场,臣救驾,非为功名,乃尽人臣本分,护血脉至亲;
扫灭九幽,封印魔神,乃护持正道,卫我人族薪火;
收归西羌!击溃匈奴,护我大汉疆图!以安天下?此数者,皆为因果使然,非臣一人之功,实乃陛下洪福,天佑大汉,众志成城……。!
子墨的目光变得深邃而辽远,仿佛看到了更遥远的未来:
“陛下乃中兴之主,雄才伟略。
司隶之变,已成燎原星火,其法度、其精神,当由陛下推行四海,泽被八荒。
若臣恋栈权位,久居中枢,一则恐成尾大不掉之势,有违君臣之道;
二则易使后来者束手束脚,难有施展;三则…非臣本心所向。”
他再次深深躬身,这一礼,充满了对君主的敬重与对血脉亲情的感念:
“陛下,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此非明主所为,亦非陛下所愿。臣今日功成身退,非为避祸,实为全君臣之义,全叔侄之情,全陛下仁德之名!
更求大道,追寻生命之本源,宇宙之真谛。此心此志,天地可鉴,望陛下…成全?”
一番话,如同暮鼓晨钟,敲打在刘庄的心头。
没有激昂的辩解,没有虚伪的推脱,只有平实而深刻的哲理,对天道、对君臣、对功业、对本心的透彻洞察。
刘庄脸上的惊怒与慌乱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深沉的思索与…理解。
他脑海中飞速闪过与子墨并肩的无数画面:
邙山猎场那惊心动魄的救驾之夜,子墨浴血挡在他身前的决绝;
西羌雪原上,子墨谈笑间收服诸部酋长的智慧;
乌丝河畔,雪古山下,五百黑骑面对万骑匈奴时,子墨眼中那磐石般的信念;
制定《永平国策》时,子墨眼中那超越时代的灼灼光芒;还有每一次危难之际,子墨那平静却足以安定人心的眼神和那恰到好处的精妙建议……。
是啊,弓满易折,月盈则亏。子墨之功,已然震古烁今。
若强留他在朝,以他之能,固然能再创辉煌,但功高震主,古来皆然。
即便自己绝无猜忌,悠悠众口,后世史笔,又将如何评说?
今日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