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泣血,将洛阳宫阙染作赤金。朱雀檐角在暮色中投下利爪般的暗影,御书房雕花棂格将斜晖割裂成片片金鳞,斑驳摇曳于邓禺疾行的玄色袍裾之上。
"陛下!"锦靴踏碎一地金砖,邓禺挟风入殿。案头龙纹香炉青烟骤散,刘庄霍然抬首,指间奏章与建盏相击清鸣。天子眼中精芒如电,劈开满室暮气,龙目瞬间迸发出灼灼精光。
见邓禺到来,他动作干脆利落地霍然合拢案头文书,脸上满是兴奋之色,急忙将御案上的两卷奏章重重放下。
御案左右,真是冰火两重天,左卷是左冯诩朱中迟,吕觊参劾长安京兆尹林风的《长安治乱疏》朱批未干,墨字间浮动着兰台水榭的脂粉香——相思百合的罗裙色、王嬷嬷的银镯纹历历在目;
右册则是司隶校尉衙门呈上的《京兆清廉录》新墨犹润,陈员外画押处一点朱砂艳如心头血,田亩图册间银钱数目纤毫毕现。
金樽内的龙井茶水轻轻荡漾,泛起细微涟漪。
蔡公公小心翼翼地捧着建盏上前,还未等他行完礼,刘庄已按住腰间龙纹宝剑,放声大笑:
“子墨贤侄当真了得,一招请君入瓮,竟将死局生生弈出活路!”
他伸手翻开弹劾奏章,指尖点在“烟花之地流连忘返”处,冷笑道:
“邓公且看,朱中迟所呈证词,”
刘庄指尖碾过奏章上"醉卧花丛"四字,冷笑如三九朔风:
"连美人裙裾的苏绣纹样都记得这般真切,林卿当真是鞠躬尽瘁。"
待蔡公公把上好的茶水端上来,刘庄迫不及待地开口,笑声中满是赞赏与快意。
邓禺双手接过茶盏,感受着盏壁的温热,指着保状上密密麻麻的手印道,忽然仰头大笑:
“陛下,那小子这请君入瓮之计当真是妙到巅毫!就像他诗中写的‘山穷水尽疑无路’——”
话音未落,刘庄已击案接道:
“柳暗花明又一村!”
君臣二人的笑声撞在御书房蟠龙柱上,惊起梁间沉睡的燕雀。
“陛下明察秋毫!更妙的是这《京兆清廉录》,明明证明了司隶校尉刘睦是如此看重京兆尹林大人的清廉和能力,——这记耳光打得妙极。鲂司空和郭司徒两位那大人,怕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刘庄龙袍轻轻晃动,指尖有节奏地轻叩案上奏章:
“好久未见此等快意!明日朝会,便让这些吠日之犬,尝尝朕的‘雷霆手段’!必须大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