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一来,房屋被冲垮,庄稼被淹没,无数家庭妻离子散。即便有王景大人治水,可这水患由来已久,河道淤积严重,地势复杂,治理起来谈何容易,且治水所需的人力、物力巨大,又该如何协调各方,确保治水工程顺利推进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神色忧虑,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关切,仿若一位忧心忡忡的家长,为孩子的安危操碎了心。
子墨神色凝重,沉思片刻后说道:
“朱大人所言极是。治水乃国之大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人力方面,可在七郡之内招募壮丁,给予合理的报酬和妥善的安置,如此既能解决人手问题,又能为百姓提供生计。就像当年李太守治水,招募当地百姓,不仅解决了人力难题,还让百姓增收。
物力上,一方面朝廷会拨付专项资金,另一方面,可发动当地的豪族富商出资出力,事后给予他们一定的嘉奖和优惠政策。
至于协调各方,本司隶会设立专门的治水衙门,由治水专家王景负责统一调度指挥,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说罢,他目光坚定,看向朱中迟,那眼神仿若定海神针,让人心安。
朱中迟听后,心中豁然开朗,拱手说道:
“大人思虑周全,下官惭愧。有大人这般谋划,治水大业可期啊!”
眼中满是敬佩和信任,仿若找到了主心骨,腰杆也挺直了几分。
吕凯也上前一步,恭敬问道:
“司隶大人,下官所辖之地工坊众多,匠人们手艺精湛,却因缺乏传承与创新,发展受限。
技艺传承和创新一直是难题,不知大人有何良策?”
他神色专注,认真地看着子墨,仿若求知若渴的学子,眼神中满是期待。
子墨微笑着说道:
“吕大人,这技艺传承与创新,关键在于人才。可设立工坊学堂,让经验丰富的匠师传授技艺,同时鼓励年轻匠工去学习异域的先进工艺。
对于那些在技艺上有创新突破的匠户,给予丰厚的奖励和荣誉,如此一来,既能传承技艺,又能激发创新活力。
比如江南的丝绸工坊,就是靠引入西域织法,名声大噪,生意兴隆。”
吕凯听后,不禁眼前一亮,激动地说道:
“大人此计甚妙!下官这就回去筹备,定不负大人所望!”
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待,仿若即将奔赴战场的勇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